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脱贫一线兴起“农民夜校”
2016-10-31 15:3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本期视点
“农民夜校”开课啦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针对部分贫困群众仍未彻底转变思想观念,脱贫动力不足、“精神贫瘠”、能力“贫困”等问题,我省部分地区开办“农民夜校”,使之成为脱贫攻坚的“加油站”,受到群众欢迎。

脱贫一线兴起“农民夜校”

曲木日布

“阿木嫁女要了15万元彩礼,几年后,儿子娶媳妇,对方要20万元彩礼,他拿出积蓄10万,东拼西凑10万,娶了媳妇后阿木和儿子只好带着妻小外出打工,大家说说看,这种日子幸福吗?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女儿的还好说,有儿子没女儿的那岂不是更恼火……”8月9日天刚擦黑,喜德县且拖乡联合村党支部活动室里就传出阵阵掌声,一堂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宣讲课正在这里进行,这是该县在开办“农民夜校”过程中针对实际精心挑选的一个主题。

“婚嫁彩礼是我们彝族婚俗中稳定婚姻关系、增进姻亲感情的礼仪,但是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不是彝族的传统文化而是拖后腿的陋习,必须要从思想上根除。群众白天忙农活没时间听你说教,现在我们可以坐下来面对面交流。”这堂课的主讲人喜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于古格介绍道。

2016年8月,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凉山州喜德县蹲点调研脱贫工作时,对“农民夜校”给予了高度肯定。在深度总结提炼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四川省委和凉山州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办“农民夜校”的文件,一个个“农民夜校”随后在彝区脱贫攻坚一线开办起来,激起了脱贫攻坚致富奔康的千层浪。

把思想文化课堂搬到群众身边

“农民夜校”的教育对象是农民,对农民群众的教育方式要“接地气”。 

“快走,上课时间快到了,今天夜校要放红军‘吉喜’(汉语译为‘亲戚’)过‘书尼’(汉语译为‘彝海’)的电影,去晚了怕是挤不进去……”前不久,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的村民们在村民俗文化广场观看了电影《彝海结盟》。在电影放映前,彝海结盟亲历者的后人应邀前来,带着大家重温了当年那段感人的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宣扬革命精神,是‘彝海夜校’的办学宗旨。我们秉承既学技术、也要学政治的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载体,深入开展‘长征精神’‘民族团结’‘感恩奋进’三项教育,让农民群众积极学习党史国史、民族政策和惠民政策,深刻认识惠从何来、惠在何处,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驻彝海村第一书记、夜校校长李勇对夜校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认识深刻。

凉山州在创办“农民夜校”之初,就特别强调了“农民夜校”的功能定位,即着力解决农村群众特别是青壮年群体,在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科学文化、思想观念、脱贫视野等方面“不知、不会、不高、不新、不宽”的问题,在全州农村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识大体、顾大局的“明白人”,带动一批遵规守纪、依法办事、明德知礼的“老实人”,储备一批致力移风易俗、积极禁毒防艾、引领致富奔康的“带头人”,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敢开拓勇创新的“能干人”,为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

据统计,凉山州目前已开办2072个“农民夜校”。针对不同地区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和需要,这些夜校分别突出“法治”“技术”“新风”等主题,受到了群众欢迎。

把脱贫“妙方”送到群众手里

“丹珠有两头牦牛生病了,扎西上次住院医保还没有报销,今天我们先去把这两件事解决了,然后还要把牧民新居政策给大家讲一下,再商量建立养殖合作社的事情……”9月28日,木里县李子坪乡白草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农民夜校”校长刘铁一边整理资料,一边对身旁正在装干粮、上马鞍的夜校“讲师团”成员们安排当天的工作。

每逢放牧时节的周三,根据掌握的群众需求,带着工作队深入各个放牧点,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已经成为白草坪村“农民夜校”的“规定课程”。

在省、州发起创办“农民夜校”的号召下,木里县针对藏区牧民放牧季节流动性强的特点,以“马背上的宣传队”为基础,建立起“马背夜校”,走村串户,为广大群众及时送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新的致富信息和技术设备,受到了藏区牧民的广泛好评。

“农民夜校”诞生于脱贫攻坚一线,是为群众全面小康服务的。在开办过程中,凉山州紧贴农民致富增收、创新创业需要,突出一村一课堂、一月一主题、共性加个性、理论加操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务工技能、电子商务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及普通话、漆器制作、民族刺绣等创业技能教学,在大凉山彝区和木里藏区大力实施青壮年汉语能力提升计划,让贫困群众学习普通话,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敲开致富之门。

“春授粉、夏疏果、秋施肥、冬修剪……”甘洛县团结乡瓦姑录村“农民夜校”开设的“梨园课堂”得到大家喜爱。“以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植什么的都是野路子,自从有了‘农民夜校’,通过县里专家手把手地教,自己对梨树的栽种有了更新、更全的认识。”该村致富带头人张德弟在上课时特别认真。在夜校里学到了新知识,再加上过去也有经验,张德弟还被聘任为该村“农民夜校”的老师,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咨询。

“雄厚的师资力量、灵活的办学方式,真正使‘农民夜校’做到了服务到户、送学到家。”凉山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把“身边事”交给群众决定

“农民夜校”不仅要办成培育农村发展“因子”的一线教学基地,更要办成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零距离交流互动的工作平台。

“村上以前经常白天喊开会,晓得事情重要,但是哪里有时间去嘛?现在好了,吃过晚饭一会儿就逛到村委会去了,听听外面来的知识分子讲讲课,还顺便把该商量的商量了,该决定的决定了,非常方便。”自从有了“农民夜校”,普格县孟甘乡博基村二组的沙马子且,参与村里事务的积极性比以前高了很多。

“过去大家对上级的许多惠农政策和村‘两委’决议,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通过晚上集中上课,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更理解和支持了。”驻博基村第一书记、夜校校长里布,正在筹划利用夜校平台,把支部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凉山州在夜校创办过程中,积极引导各地有效利用“农民夜校”平台,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公开重要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公告公示扶贫项目和资金安排,健全落实村“两委”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定期对村级重大决策事项、重点项目进展、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出、惠农补助发放等情况,在夜校开课时进行研究和公开,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质询。同时,及时发布农产品价格走向、劳务用工需求、地质灾害预警、家庭卫生保健、财产诈骗防范等信息……

凉山州兴起的“农民夜校”,让贫困群众在脱贫之路上走得更快、更坚实。

作者单位:凉山州委组织部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