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三态”融合 “三微”联动 全力推动阿坝全域旅游发展扬帆启航
2016-10-08 16:0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城市版
文 刘作明

实施全域旅游,是顺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实现旅游产业化必须跨越的发展阶段,是推动阿坝旅游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今年2月,国家旅游局将阿坝州列入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今年5月,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阿坝州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需要加速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旅游深度消费、提高旅游消费者购买力和研究开发旅游新产品并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促进产业提挡升级等。

顺应潮流、把准脉搏
以全新的理念审视全域旅游

自2012年阿坝州全面启动“全域旅游”建设以来,全州上下积极探索实践,“串珠成线、扩线成面”“全域全时多元”格局初步成型。随着大众旅游常态化、游客需求多元化、市场日趋个性化的蓬勃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着全新挑战;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等理念的提出,赋予了全域旅游全新内涵。

——全域旅游是绿色发展的载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专题研究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工作,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也是阿坝州最有特色、最具优势、最为生态的绿色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把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支点,突出生态优势、提升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进旅游发展,以此带动其他绿色产业加速发展,真正推进阿坝绿色崛起。

——全域旅游是创新发展的载体。目前,阿坝州旅游产品结构性失调、有效供给不足与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方式多元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更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来驱动供给侧结构调整。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按照全要素聚合、全行业带动、全时空拓展的要求,加快推进理念创新、要素创新、文化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构建点线面有机统一的旅游供给格局,进而在新一轮旅游发展中抢占先机。

——全域旅游是协调发展的载体。目前,阿坝州旅游除了“夏热冬冷”现象外,还存在东强西弱、北热南冷的问题。从发展角度看,全州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城乡一体化差距仍然较大。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破解旅游时空问题;有利于打破区域行政分割,促进旅游联动发展;有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规模推广实践必定会带来规模效应,带动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三态”融合、“三微”联动
以创新的举措推进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的系统旅游,即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以景区的理念规划阿坝全域全景,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节点,做到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风景。

——始终突出“生态、业态、文态”三大主题。着眼保护生态,统筹推进岷江上游水生态治理,加快建设九环线“千里绿色走廊”,大力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努力保护好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川西北生物基因库。着眼提升业态,大力提升人文环境,改善经营环境,完善市容环境,优化交通环境,协调景观环境,打造出备受市场追捧的阿坝州全域旅游品牌。着眼培育文态,依托独具魅力的藏羌文化、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和多元包容的宗教文化,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着力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把丰厚文化资源的价值展现在游客面前,全面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切实做好“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三篇文章。抓好“微景观”建设,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按照“精致、精美、精细”的要求,围绕草地生态观光、休闲观光农业以及藏羌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等项目,因地制宜打造一些小型景观景点,同步推进花湖等11个景区创4A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全域旅游内涵。抓好“微田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圈舍”,并对“微田园”进行精心耕作、规范管理,把村寨民居、绿色长廊、雪原草地、高山峡谷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完美呈现出来,既满足农民群众发展种养副业的需要,又能让游客看得到田园风光,听得见鸡鸣犬吠,闻得到瓜果菜香,记得住乡情乡愁。

——稳步推进“旅游+”“互联网+”两项重点。依托“旅游+”推动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旅游+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培育种植养殖基地、家庭农(牧)场和康养庄园,并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农牧产业、农耕文化等资源要素,开发具有休闲性、参与性的休闲农业产品;加快推动“旅游+绿色工业”,积极挖掘培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中藏羌药深度研发等方面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休闲、旅游+研学”等旅游产品,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依托“互联网+”发展智慧旅游。加快推进交通干线、景区景点、主要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域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3G/4G等基础设施的覆盖,在游客集散中心等场所提供旅游信息互动终端;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智慧景区建设,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和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协同配合、合力推进
以务实的态度抓好全域旅游

推进“三态三微”建设是“全域旅游”框架下的重要支撑项目,战线长、任务重、要求高。

——强化协同配合。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旅游业,及时研究破解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旅游工作有力推进;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规划指导、形象推介、市场监管、政策研究、督促协调等职责;发改委要在全州发展规划中同步考虑旅游发展问题,在项目资金争取方面要优先考虑旅游项目;国土、林业、财税、文广新、宗教等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旅游”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靠前、全力配合,形成政府主导、旅游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

——强化营销联动。深入研究、挖掘和拓展“大九寨、大草原、大熊猫、大冰川”旅游品牌的内涵与外延,通过策划包装提升品牌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设立州文化旅游品牌营销中心,整合各方资源、人才、平台、资金,实施“1+N”营销计划。

——强化金融支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积极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各类财政资金,借助州国投公司和县级国投等融资平台,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发展。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阿坝州委书记) (编辑:贺贵成) 

编辑:黄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