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综合报道
退役运动员“二次择业”观察
2016-09-29 15:03来源:四川党建网

策划:四川劳动保障杂志     执行人:赖飞      撰文:陈琳  雷露  张璐  陈海叶

【开篇的话】 

在这个火热的运动之夏,欧洲杯、百年美洲杯、里约奥运会三大赛事轮番激情上演,让无数体育爱好者为之疯狂。伴随着一场场激动人心的比赛,在新生代运动明星不断涌现的同时,一大批体坛名将也完成了他们的告别演出,准备退役。

当赛场上的辉煌渐成过去,给我们带来无限荣耀和感动的退役运动员们,面对的是一切从零开始后,充满未知的转型人生和“二次择业”。离开这个倾注着血汗与泪水的竞技场,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在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出路通常有两条:要么继续留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担任教练、体育官员,要么就此远离竞技舞台,从政、下海经商或进娱乐圈——郎平从“老女排”的主将到“新女排”的掌门人,亲身将女排精神传承了下来,堪称运动员转身成为教练的完美代表;“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创立了著名的“李宁”运动品牌,成为运动员经商的成功典范;转型踏入娱乐圈的退役跳水名将田亮则通过湖南卫视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再度红遍了全国……另据统计,在1984年至2012年的8届奥运会、4届冬奥会中,中国共诞生了222位奥运冠军,其中有六成在退役后选择了从政。 

这些金字塔顶端的“尖子”运动员及较早退出专业训练的国家二级运动员群体确实无需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但更多没有拿到好成绩、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工作技能的运动员,在退役后都面临再就业难的困境。特别是一些冷门项目的运动员,在告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领奖台后,生活堪忧。

运动员退役安置及再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个人前途与家庭幸福,也关系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让运动员们离开赛场后能迅速融入社会,经过“二次择业”创造新的价值,我国的体育事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国各地体育部门在体教结合、运动员就业安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依然存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推进,运动员保障政策体系还存在着与社会保障及时跟进、及时调整和完善的空间。如何解决运动员的转型就业安置问题,值得各方关注与深思。

【人物】
转身之后
文/赖飞  陈海叶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站好国家队最后一班岗,虽然有些遗憾,但那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乒乓球名将李晓霞在里约奥运会比赛结束后,宣布了自己即将退役的消息。除她之外,林丹、杜丽、秦凯等也纷纷透露了即将结束运动生涯的意向。

对运动员来说,不管曾经多么辉煌,都将会迎来退役的那一天。离开赛场之后,有人选择继续坚守,只是从场上拼搏变成了在场下运筹帷幄;有人选择下海淘金,搏击商海;有人选择步入大学校园,学习充电……转身之后,意味着他们不再享有那些鲜花和掌声,更意味着他们开启了人生另一场全新的比赛。

邹侑根:商海浮沉后的毅然回归

曾几何时,“黄色狂飙”是成都乃至四川文化的代表色之一。四川全兴队,几乎承载了所有四川老球迷的青春记忆。那一批的全兴球员,至今仍让四川球迷津津乐道。“灵猫”邹侑根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的球队里,他还只是冉冉升起的新星,而最终,一直踢到35岁的他成为了中国顶级联赛出场纪录的保持者,被誉为中国足球联赛的“活化石”。

邹侑根不变的足球梦

2010年退役后,邹侑根看着不少队友纷纷进入体制,当教练、从政,自己却毅然踏上了经商之路。他与好友开起了酒吧,还经营过饭店、面馆、茶馆……曾经在他的店里,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幅字:“无艰不商,无商不艰。”这正是他经商之后最大的感慨。“如果球场上我还算得心应手的话,做生意的确很不容易……任何事情自己都要重新去学,去了解。”

在商海中浮沉几年,邹侑根小有所成,但心里却始终割舍不下最爱的足球。还在踢球时,邹侑根就注意到了民间五人制足球的发展前景。所谓五人制足球,就是双方各有五人上场比赛,与传统足球比赛相比,场地、球门、用球都要“迷你”不少,“组织更灵活、便捷,更有观赏性,有望成为城市足球的潮流”。2011年,邹侑根便在成都建起了五人制球场,并吸引了众多足球爱好者。“那时候五人制足球没有形成整体,缺乏健全的运营机制。”

于是,2014年2月,邹侑根创办了成都市五人制足球协会,协助省市足协加快业余足球的推广,有效整合足球市场资源,策划和组织更多更好的业余足球赛事。“我们的理念是‘健康足球’,希望通过这一运动让广大球迷拥有健康的体魄,快乐的身心”。

如今,正如邹侑根当初的判断,五人制足球果然风靡起来。而作为成都五人制协会的法定代表人兼CEO,邹侑根早已组建起了自己的运营团队,旗下拥有40余家会员球场。“酒吧、茶楼、面馆都已经是过去了,我现在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足球协会上。下一步要安排企业联赛,顺利的话今年11月就能开赛。”
    
对于回归足球,邹侑根坦言:“足球是我所从事过的行业中最不赚钱的,甚至可能还小亏。之所以还在坚持,一方面,我个人有浓重的足球情结,是真的割舍不下;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个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

熊康乐:学习中不断前行的“网络红人”

对不少羽毛球爱好者来说,“熊熊教练”在网络上名头响亮,她通过在线教学视频让不少人轻松学会了打羽毛球。而现实中,她的身份是成都一家投资公司的法务人员熊康乐。

熊康乐和她的团队

看着熊康乐工作时沉稳干练的模样,你很难想象得到,她曾是一名运动员。熊康乐8岁开始学打羽毛球,13岁就被选拔进了四川队,第二年又转去了八一队。然而,由于个子不高,熊康乐逐渐意识到继续走职业道路不太现实,便在19岁时选择了退役。随后,她作为特长生保送去了华侨大学,学习法律。“我选择读书,是因为能感觉到自己内心对知识的渴望。”

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年,熊康乐读的是预科。刚开始,熊康乐有些摸不着头绪,总觉得自己课也认真听了,笔记也认真做了,可到复习准备考试时,看着厚厚的书就懵了。“所幸,运动员生涯给了我很多财富,比如坚持,比如上进,比如乐观。”熊康乐并未气馁,找来年级学霸整理的笔记,按照学霸标记的重点硬是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方法虽然笨了点,但令人欣慰的是都顺利过关了。”

除了课程学习,让熊康乐头疼的还有如何与人相处,有件事至今都让她感到内疚。当时她的思想政治老师讲课比较枯燥,上课时,同学们都往后坐。一天,老师忍不住问:“大家上课为什么都坐那么后呢,是我讲得不好吗?”当时全场一片寂静,熊康乐却举手站起来说:“老师,你讲得太枯燥了。”老师的脸瞬间红了,气氛十分尴尬。熊康乐后来才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和运动队里截然不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

2008年,熊康乐大学毕业后不仅通过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还考上了公务员,成为了一名警察。工作中,熊康乐更加意识到,许多事情“不是你不高兴就可以不高兴、你不喜欢就可以不喜欢”。她在挫折中不断成长,越来越懂得包容,性格变得越来越柔和。

2003年,渴望新挑战的熊康乐选择辞职,来到了如今工作的投资公司。工作之余,她和当年的队友闲聊时得知,不少人都在全职教球。她忽然想起,自己在大学时曾录制了一个羽毛球教学视频,发布在网上后非常火。“我为什么不试试开拓羽毛球在线教学模式呢?”于是,她立刻开始筹备,建起了“熊熊羽毛球网”,通过教学视频、教学周记、在线咨询等方式,为业余选手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专业咨询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站注册人数已达1万余人,学员也达到700余人。虽然熊康乐目前只是兼职在做,但她却有着不小的目标——立志要将网站打造中国羽毛球在线教育的第一品牌。“对我来说,从退役到读书是第一次洗礼,公安几年算是第二次洗礼。到现在,我基本已经超过很多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熊康乐自豪地说。

明泳希:健身教练的进化论

2016年9月10日上午,成都市富力广场7楼正在举行一场“体态康复理念推广公开课”。这一公开课主要是推广体态康复理念,包括康复技术改善长短腿、O型腿矫正、膝关节功能训练等。明泳希就是主讲人之一。

明泳希

明泳希是一名高级健身教练,但他的头衔远不止这一个——APTA物理治疗师,CPI体态与康复课程导师,宁波体育总局、体育协会杂志专栏作家,Conditioning and Performance Institute首席运营官……

而在这些高大上的头衔背后,他还有一个退役运动员的标签。

10多年前,明泳希刚从四川省队退役时,对自己的前途并没有什么规划。有朋友对他说:“你当过运动员,不如去健身房当教练吧。”明泳希接受了朋友的建议,经过学习培训,在一家健身房开始了工作。

“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光环意识很重,结果工作中处处碰壁。你以前是很厉害,可谁会在乎呢?别人只会关注你现在的业务能力。工作中只有以新人自居,虚心从零做起,才有希望成功。”明泳希说,他也曾自以为训练经历丰富而拒绝了一些很好的建议,结果后来追悔莫及,“其实我当时只有以前做运动员时的专项训练方法,远远跟不上客户的健身需求”。于是,痛定思痛,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学习提高技能当中。

工作中,明泳希注意到,现代人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习惯导致体态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体态康复随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于是他便立刻投身进去。在这期间,除了本职工作,明泳希还尝试做过健身房管理,做过培训师,甚至还卖过衣服……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明泳希心中涌出了创业的念头:开一家体态康复工作室。

一开始,明泳希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很难找到专业人才、与合作对象缺乏足够信任,社会经验不足等等。但最终,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如愿在成都创办起了自己的体态康复工作室,主要进行体态纠正和疼痛处理、运动损伤的康复等项目。

如今,明泳希的事业已踏上正轨,忙碌并快乐着是他现在的状态。对他来说,这是新的起点,更是一场新的比赛。

【聚焦】
运动员的“后路”保障
文/雷露

对运动员来说,退役不是终点,而是新的人生起点。他们必然要经历从“体育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

为了使运动员顺利完成“转身”,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转变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了诸多措施,为其职业转变提供政策支持,保障“后路”。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退役运动员实习就业服务项目启动仪式

解决教育培训短板

每一年,都有大量的运动员选择退役进入社会。由于突然的角色转换使得他们中的不少人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环境,导致工作难找,收入不定。对这部分运动员来说,无论曾经多么辉煌,都免不了“退役即失业”的残酷现实。此前就曾有媒体报道北京拳击队队员谢丽丽靠“挨打”为生、国家马拉松运动员郭萍变卖奖牌、举重运动员邹春萍当搓澡工等,一度引发热议。

造成退役运动员安置困难、生活保障不到位的原因,北京市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长期封训导致运动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难适应社会需求;二是不少运动员因高强度训练导致终生受到伤病困扰;三是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退役安置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重重困难,新的就业观念和新的运动员安置体制尚未建立。

“许多专业队和教练认为学训冲突,只管运动训练,短于文化教育。有文凭无文化、有文凭无水平的现象普遍存在。”国家体育总局人力中心人才服务部主任刘光涛认为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其就业的短板。

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主办,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承办的2016年“繁星计划---退役运动员实习就业服务项目”就在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启动。该计划面向全国退役运动员,通过建立退役运动员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互动机制,搭建退役运动员与社会对接的平台。目前,该项目已与园区重点企业合作安排了多个岗位,组织接收了来自内蒙古、海南、广西、辽宁、湖南等地的多名退役运动员前来实习就业,在解决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让退役运动员通过企业实习经历掌握在社会立足的本领,实现多方共赢。

顶层设计助力职业转型

实现运动员和社会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是探索运动员退役保障机制的一次新尝试。实际上,运动员退役保障工作一直都是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运动员退役后多由国家包分配。到了八十年代,推行市场经济后,基本是推荐就业。随着运动员职业化的推进,现阶段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对于能力出众,成绩突出的优秀运动员,大多数被推荐到各个梯队从事教练或体育研究工作;对愿意选择继续上学深造的运动员,体育管理部门会给予一定的学费补贴并推荐上学;对自身工作能力较强的队员,体育管理部门会推荐到其他单位应征工作;对有意自主择业的运动员,体育管理部门会建议运动员选择一次性经济补偿,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但是,由于年龄偏大、文化较低、伤病缠身、职业规划不明确等因素影响,部分退役运动员脱下运动服后,即使享受了相关保障,仍可能深陷疾病、贫穷、失业的泥沼。

为做好运动员职业发展和保障工作,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办法》等诸多法规文件,在法律政策层面为退役运动员筑起保障防线。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布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继续完善运动员收入分配和激励保障政策,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对运动员全面覆盖。全面开展运动员职业意识养成教育、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引导和鼓励退役运动员积极从事全民健身服务、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等工作”,对运动员保障安置工作做了具体规划。

四川作为传统竞技体育大省,在运动员退役安置保障方面,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历经数年积累与探索,已经建立了从聘用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职业辅导、教育资助、就业安置到特殊救助等内容的政策体系,覆盖了运动员从入队到在训和职业转换过渡期以及退役后的所有发展环节。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运动员自主择业补偿、职业培训、聘用管理、学历教育、人文关怀、保障待遇水平、拴心留人环境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是关键。

为此,四川省调整修改了《四川省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一次性经济补偿实施办法》,提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制发了《关于事业单位招聘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打通了优秀退役运动员以考核招聘的形式进入事业单位的渠道;面向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开展公务员考招工作;为解决老教练员、老运动员的实际困难,制定了《老运动员、老教练员体育关怀资金实施暂行办法》。同时,还制定了《四川省优秀运动员参加普通高校学历教育奖励办法》《四川省体育局关于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四川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逐步建立健全了四川省运动员保障框架体系,为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培训激活内动力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树安认为抓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制度建设,要将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重心从物质激励、福利保障等基础层面向人力资源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向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水平、社会竞争能力转变,向职业辅导、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人性化的服务工作进行转移。

“逐步从物质性保障向发展性保障过渡,更加注重职业辅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保障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也逐步由传统型向创新型、信息化方向发展。”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退役运动员保障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省体育局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配套的同时,还坚持加大专项经费投入,突出工作重点,紧抓职业辅导、就业指导、转换期培训、创业帮扶和退役安置等重点工作,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激发退役运动员“内动力”,助其实现顺利转型。

“为提高退役运动员就业能力,我们千方百计引导退役运动员选择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职业技能项目自行参加培训。”据悉,四川省的退役运动员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参加经政府部门认定且具备办学许可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经考核获得合格证书后,省体育局将给予一定的培训经费补助。截至目前,已有15名退役运动员参加了机动车驾驶、社会体育指导员、航空安全员、运动体能康复训练等项目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了学费补助。2013年12月和2015年6月,还分别举办了两期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班,共培训退役运动员64名,90%以上参训运动员获得了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

2013年全运会后,结合运动队的调整,四川省体育局举办了首届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综合素质培训班,培训退役运动员83名。期间聘请了多名知名专家、法律顾问、大学老师授课,对退役运动员进行了职业规划、创业管理、演讲与口才、团队凝聚力、应用文写作、面试技巧、法律常识等20多门课程的培训,还安排学员到部分企业实地参观见学。

“运动员退役之后的转型一直是个难题,我们通过不同内容的培训,帮助退役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快了他们由运动技能型人才向综合型人才的转变进程。”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培训班的效果十分显著。他指出,运动员保障工作是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是中心但影响中心,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任重道远。同时,针对退役运动员的保障,不应只局限于“物质层面”,还应该有“精神层面”的保障,让运动员从心理上接受“运动员”到“社会人”的过渡。

链接:运动员退役后有这些保障 
国家管理:在运动员重大伤残、特殊生活困难救助、职业辅导、教育资助等方面设有专项经费保障和系统管理流程措施,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各优秀运动队在役和退役运动员均在保障范围之内,运动员可通过所在单位提出申请。
地方落实:根据规定,各省区市应为运动员办理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可根据实际情况办理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有的地区根据当地情况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协调落实运动员保障专项经费,部分地方还专门设立基金会、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
行业协调:体育系统内部共同协调、齐抓共管,各单项协会积极支持和参与运动员保障工作,部分协会开始尝试为国家队运动员提供专业生涯规划,设立运动员保障专项基金等。
社会支持: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赠、义演、设立专项保障基金、提供就业实习见习平台等形式支持运动员保障事业。

【论坛】
靠什么给退役运动员一个未来
文/张璐

如何保障运动员在退役后实现人生的第二次发展?改善培养机制、加大文化教育力度、开展职业转型培训、落实社会保障福利……社会各界一直不乏呼吁之声,为退役运动员能有一个美好未来出谋划策。

让退役运动员拥有一个美好前程

补上文化教育的欠账

“重训练,轻教育”的培养模式导致运动员正常的文化教育难以得到保证;运动员由于在训练时期过于封闭,生活角色、生存环境的巨大反差造成了很多运动员心态失衡……这是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陈丽佳在《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总结出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综合素质低的原因。

西安体育学院总支书记朱广超也指出,运动员在时间配置上,体育时间是压倒性的,学习时间则尽可能地压缩。有文凭无文化、有文凭无水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从长远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走由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道路。也就是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必须和运动生涯同步完成。

对此,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认为“体教结合”的尝试对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是有益的补充。另外,有关部门如果能给运动员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在退役后进入高校进行再教育,从而掌握融入社会的技能,这样就业难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

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与休闲学系副主任杨忠伟表示,推进公办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教学改革还需加大力度,要保证学习时数,提高文化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进一步提升体校文化教师的缺口;二是推动落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体育运动学校享受教育相关配套政策,使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同步化进行成为教育常态。”
而还有专家从另一个角度入手,认为应当从源头上转变以往运动员“退役靠政府”的落后就业观念,在业余体校就开始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课程,让运动员提早规划自己的未来。

职业规划要早作打算

“安置运动员退役不是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就了事,更多的是要保障退役后的长远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秦椿林提出,既然退役就业无法由国家“包办”,不如早作事前打算,为运动员提供必要的职业转型辅导、就业培训。

“在运动员的职业规划和退役转型发展方面,我觉得教练员和运动员管理培养单位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排球名宿、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沈富麟则表示,“毕竟运动员在成长期间,主要精力还是在提高成绩上,自身是缺乏这方面意识的。”

在专家们看来,除了政府的帮扶以外,一些民间组织成为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有力补充。2011年5月,短道速滑世界冠军杨扬就发起成立了冠军基金,在职业发展项目方面为退役和现役运动员提供职业发展咨询、生活就业技能培训等。“运动员越早做准备,对未来转型就越容易。同时运动员对未来越有信心,他们会越加珍惜自己的运动生涯,甚至延长运动寿命。而不是一些管理者认为的,运动员要专注训练,不能分散精力想退役以后的事情。”杨扬认为,现在退役运动员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把运动场上的能力转化成职场能力。

在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余竹生看来,运动员退役后能走上教练、体育教师的岗位,或者成为社区体育指导员,都是他们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的理想的状态。他建议在选拔和培养运动员时不仅要考虑到其职业规划,也要对这一运动项目本身的未来目标进行规划。

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则认为,目前一些适合全民健身的项目普遍缺少具有相当专业技能的基层辅导员,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退役运动员正是这方面就业的主力军。

为了“不浪费”专业的体育人才,很多专家还提出要建立体育人才信息库,覆盖各类型、各阶层的体育人才。同时,搭建体育人才供需输送平台,根据需求,对体育人才定向培养,为求职者推荐最适合的岗位。这样使得退役运动员找到自己适合的、擅长的工作,也能使一些用人单位找到更合适的专业性人才。

将社保福利落实到底

“现在的运动队,无论是体制内外都有较好的医疗保险制度,但仅限于运动员在役期间,而很多伤病是退役之后发生的,那时候很多人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锐减,靠医疗账户支付治疗费用远不够用。”对于这一现实情况,秦椿林表示各地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和《运动员保障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在运动员重大伤残、特殊生活困难救助、职业辅导、教育资助等方面设有专项经费保障,全面为运动员办理社会保险。

对于运动员的社会化、市场化安置,一直是改革的方向。新华网近期撰文指出,当务之急还是建章立制,明确国家对于退役运动员的保障边界。而现行机制的问题在于,对职业运动员套用的是“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制度,近年又把运动员纳入了工伤、职业病的保障范畴。但是对于运动员退役之后升学、就业期间的社保、医保以及运动伤病的接续保障,却没有完善的衔接机制。包括《社会保障法》中也没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做出特殊安排。

对此,上海市政协委员安琦建议,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应关心退役运动员的生活状态,定期对退役运动员的生活予以调查访问,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对于有伤病残疾、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的退役运动员,应采取减免医疗费、给予生活补贴等措施,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抓住良机“升级”培养机制

“我国培养运动员的体系固然有目标直接、成才快速、人才充足等优势,但割裂了体育训练同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联系,割断了体育作为一条产业链的完整性,其供给制运作不但无法满足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而且无意更无力兼顾其后续生存状况。”杨忠伟指出,这是导致运动员在与一般人才竞争就业时难有优势的原因。

对此,从事职业足球多年的专家王骞建议,在目前高水平教练员稀缺的情况下,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基层教练员待遇,激发基层教练员的热情,一方面可以解决很多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提高运动员培养水平,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竞技人才和教练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而一些从事体育产业的企业负责人则建议,可选定一批优秀的体育企业,作为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试点,使运动员在退役后通过在企业就职的方式完善就业能力,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企业一点补贴,企业签订合同保证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工作,使他们顺利从运动员的角色转变为相关行业从业者的角色。

“目前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情况下,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的出台,都使运动员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校长陈立人认为,当下对运动员的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他建议,首先应当由国家体育总局培训中心或其他相关机构牵头,尽快组织一次较为全面的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尽快构建有中国特色体育职业人才培养系统,从根本上解决退役运动员的生存和就业问题。

【镜鉴】
国外如何保障运动员的“二次择业”
整理/赖飞

运动赛场上,无数优秀的运动员都留下了自己辉煌的印记。但竞技体育的规律让他们最终都不得不踏上退役之路,在人生新的跑道上面对社会角色和行业技能的重大转型和突破。世界各国每年都有大批运动员面临退役,运动员的 “二次择业”问题,在各国都普遍存在。如何解决他们退役后的出路问题?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做法也有所不同,一些先进的措施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健全制度保障出路  拓展运动员职业发展机会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运动员退役离开赛场后,一般都会自然地转换身份,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之中。

美国的教育体系保证了所有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都能学到基本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为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美国的小学是培养各项目运动员的摇篮,但他们主要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技术。到中学阶段,好苗子会被发掘出来接受专业训练。但不管在小学还是中学,孩子都要以学习为重,运动只是课余时间的事,文化课成绩是其能否继续参加体育训练的唯一条件。美国的很多大学则会为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鼓励他们边学习边训练。

由于美国保险业发达,每名运动员背后都有一套齐全的体育保险作为基本保障。运动员退役后即使找不到工作也能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金,在特定时期内保障基本的生活来源。对职业运动员来说,在训期间每年缴纳1000元的保费,退役后每月就能得到1000-2000美元的养老保险,进入国家队的运动员还会得到国家提供的各种意外伤害险;运动员若发生伤残事故,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赔付标准,就可得到最高750万美元的伤残保险。

美国奥委会还与世界体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开展了一项为期3年的试点合作项目,旨在拓展运动员的职业发展机会。该项目是美奥委会依据其运动员职业生涯、教育和生活技能工作组的建议而推出的一项最新举措。美国奥委会首席执行官布莱克门说:“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计划,重点关注运动员的发展。这一试点项目是我们完成这一使命的基础。”

俄罗斯:“再就业”困扰运动员  提案破解尴尬难题

俄罗斯是体育大国,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但该国退役运动员在“再就业”时遇到的尴尬境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俄罗斯社会的普遍重视,成为了一大难题。

对不少俄罗斯运动员而言,退役后的第一就业选择是从事教练或助理教练等工作。但这些机会非常有限,大部分运动员退役后最终都从事了与体育基本无关的职业。比如曾在体操世界杯上勇夺3项冠军的名将阿谢克利·尤金,退役后竟沦为一名挖煤工人。

正因如此,运动员成为了俄罗斯人最不希望从事的职业之一。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议员什亚诺夫认为,不少运动员从童年开始就将主要精力投入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长期与世隔绝的训练生活让他们很容易脱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在文化知识和修养方面也与同龄人存在差距,回归社会生活后容易出现心理落差和不适。

针对运动员退役时面临的“再就业”尴尬,什亚诺夫于2012年7月向议会下院提交了对《俄联邦体育运动法》等多部现有法律的修正案草案。根据提案,凡经常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且具备“俄罗斯运动健将”以上称号的运动员,一旦获得奥运奖牌,便能获得免试进入国内任何一所大学学习的权利。俄运动员对此普遍表示欢迎。

最近几年,不少知名运动员退役后都进入俄外交部下属的外交学院学习。但对更多的普通运动员而言,退役带来的问题要大得多。好在俄罗斯就业形势一直不错,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其实并不太难。

德国:设立体育经营学校  推“竞技体育伙伴高校”计划

传统体育强国德国曾以“东德奇迹”在奥运史上留下了无数辉煌。但随着东德神话的破灭,统一后的德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逐渐下滑。这与其说是德国体育今不如昔,倒不如说是正常回归。如今,德国的职业体育发展很健康,在帮助运动员实现运动和职业生涯双发展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到做法。

一方面是设立体育精英学校。体育精英学校是一种支持机构,将竞技体育、学校教育和住宿有机结合,以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学业两不误。体育精英学校的口号是“成为世界冠军,考入大学”,目标是为具有体育天赋的青少年提供特别支持。目前,德国有43所学校被德国奥体联授予“体育精英学校”称号,为德国竞技体育输送了大批顶尖体育运动人才。德国奥体联每4年就要对体育精英学校进行一次审查,以考虑是否保留其称号。

另一方面,推出“竞技体育伙伴高校”计划。德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建立在俱乐部体制基础之上,从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培养到国家级运动员的训练管理,都是通过体育俱乐部体制来实现,因此德国高校并未设置高水平运动队。由于许多德国国家级运动员在大学学习,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环境,全德高校体育协会推出了“竞技体育伙伴高校”计划,加入这一计划的学校有义务为高水平运动员制定更灵活的学制,以保证他们更好地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日本:学校教育是基础  力推“运动员就职支持计划”

在日本,运动员退役后大多都是选择自主择业。由于日本体育的职业体制近年来才逐渐完备,除棒球、足球、高尔夫球等少数项目外,职业运动员的比例并不高,多数人必须完成学校的教育课程。

日本运动员的培养体制借鉴自美国,运动员从小到大都依托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来培养,政府不参与赛事组织及运动员的选拔。在小学和中学时期,学校是喜爱运动的青少年的惟一母体,他们在完成每天的课程后,可根据兴趣加入不同的课外活动小组,如果成绩突出则会受到关注。许多日本著名高中设有专项体育俱乐部,会特招优秀运动苗子,并给予免除学费等优惠。可学生一旦文化成绩不合格,将无法继续升学和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运动员在离开赛场后不会因知识和技能欠缺而失业。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训练经费和各种杂费完全由家庭承担,即使成为顶尖选手后,国家也不给予任何补贴和奖励,收入完全通过比赛获得。因此,为了今后的前途,许多知名球员在学生时期就加入了大公司。尤其是女选手,在中学时就被大公司“预定”。

但优秀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普通运动员在消耗了大量家庭经济储备后,面临着求职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因此,日本奥委会及其下属分项协会将“运动员就职支持计划”作为其“黄金计划”实施推进部分的工作内容,不断推进。该计划主要通过搭建各种平台,为有求职需要的运动员与有相应运动项目俱乐部的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促成双方签署就职合同。而为了让优秀技术得以传承,日本奥委会还会劝说成绩优异的选手留在体育岗位从事教练等工作。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在研讨以经济方式对运动员进行某种程度的补偿。目前,日本退役运动员60岁后还可以享受高额的养老金保险,维持生活基本没有问题。

韩国:重视就业和教育培训  为运动员提供社会保障

韩国韩国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与我国部分相同,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其资金构成由政府、地方财团、个人和保险公司四方共同负责,政府不会对运动员的退役工作进行安置善后。而在运动员的二次就业中,政府则会承担提供补偿金和政策引导的角色。

较之我国,韩国的市场经济运作的相对成熟,其竞争也十分激烈,对于运动员的管理模式,政府虽未作过多干涉,但在涉及退役运动员的补偿金及奖金发放事宜上做出严格规定,有效维护退役运动员权利。韩国政府明确提出:针对运动员取得的不同等级的成绩为其提供各级标准的杜会保障,且为运动员终身保障。优秀运动员即使退役后没有再就业,政府也会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

为了让市场经济的作用在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韩国政府为参加大型比赛的各类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体育伤害保险,并对体育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提供600万韩元特别奖金;现役国家队运动员因生活贫困而无法正常参加训练时,政府提供生活补助费;获得过奧运奖牌、在退役后选择出国留学的运动员享有留学补助;退役后的国家队运动员,如果选择继续学习可得到每年300万韩元的短期进修费;现役运动员参加技能培训,经申请能得到2000-3000韩元的技能培训辅助金。

在运动员社会保障方面,韩国将政府引导重点放在大力推荐运动员退役后自主择业、创业。如果退役的国家队运动员选择继续从事体育相关产业,贷款和经营都需要得到韩国体育管理部口的许可。而如果选择自主创业,就能得到高额运动补偿金,以支持其创业项目。同时,退役的优秀运动员还拥有免费、免试读书的机会。

2014年,韩国奥委会又设立了退役运动员就业服务部。目前该部门已调查了上万名退役运动员,接收了近200名退役运动员的履历,并提供了面试技巧、职业规划辅导等服务,还对269名退役运动员进行了就业技能培训。

澳大利亚:推行“个人卓越计划”   保障退役运动员就业

伦敦奥运会后,澳大利亚推出了一项“个人卓越计划”,帮助运动员了解和接受终生学习的必要性、掌握适当的生活技能等,在面对体育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个人卓越计划”通过多方位的举措,向运动员提供指导、资源和教育机会,增强其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

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与各单项体育协会和各州体育学院合作,共同致力于提供一份运动员路线图,内容包括如何进入高水平运动队、职业转换指导和退役后职业规划,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机会及职业指导和教育指导,第三方供应商网络以及资源开发等。

澳体院负责在竞技体育系统内为“个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指导与支持。接受资助的国家单项体育协会与运动员一起实施该计划;各州体育学院与澳体院和单项协会合作,开展该计划的各个子项目,澳体院将在ACE计划的基础上组建和管理“个人卓越”网络。同时,他们还提供“个人卓越计划”指导师。在澳体院长住或暂住的运动员将有机会接受指导师的现场指导和支持,包括就职、系统内聘用和文化教育的协调等。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