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综合报道
对口帮扶 他们在路上
2016-09-29 09:51来源:四川党建网

抓好教育事业,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文 邱文清    四川党建全媒体机者  彭纳

9月5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一,刚刚过完周末的上班族们已经收拾心情,形色匆忙地奔走在上班路上。但这一天对于即将走上扶贫之路的干部们来说,却是一段新旅途的启程。

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上,省委表彰了第三批表现突出的援藏个人和集体,并为即将启程的第四批干部们送行。

而今天就是他们启程的日子。带着帮扶贫困群众脱贫的情感与责任,奔赴藏区彝区。未来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将像前三批干部一样,把青春镌刻在藏区彝区的每一个角落。
    
高原上的朵朵格桑

援藏的路不平坦,更历练行者的意志;

援藏的路险情多,更显行者的壮士气概;

援藏的路格桑花遍满,更增行者的坚定信念!

——第三批援藏干部日记
     
“说金川话、办金川事、做金川人”,从2014年8月奔赴“阿坝新江南”——金川县至今,700多个日夜、将近两年时间,来自东坡、彭山、丹棱和市级部门,平均年龄只有36.8岁的眉山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已经把金川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沙尔乡克尔玛村,在3000米海拔的半山上,6.2公里长的硬化沟渠蜿蜒山腰,这条解决了全村400多人生产灌溉用水的水渠旁,立着一块小小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东坡渠”三个字。村支书袁定双说,这块碑凝聚着眉山人对克尔玛村人的关爱,见证的是眉山金川两地藏汉一家的亲情。
    
山下,六月的克尔玛到处绿意葱茏,生机盎然。200多亩特色青脆李挂满枝头、圆根萝卜长势喜人,养兔场洁白的獭兔活蹦乱跳,西门塔尔奶牛三五成群在3000多米的高山草甸显得恬静悠闲……在工作组“滴灌式”帮助下,找到养殖致富门路后的贫困村民康中付一说起眉山援藏干部就竖起大拇指,连连用“哦亚”为他们“点赞”。
    
对眉山每一名援藏干部来说,让克尔玛村的“土地转起来、产业特起来、腰包鼓起来”,这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工作组引进业主流转近200亩土地,种植“黑金刚”优质土豆、青脆李、高原生态蔬菜、中药材等,克尔玛半山的土地成了“金钵钵”。存栏近万只的獭兔场初见效益,带动近40户致富;从山东菏泽购买的110头西门塔尔优质奶牛长势良好,年底有望配种产仔;从眉山引进的50头杜洛克母猪已经产仔,分发到全村养殖,保价回收;请来天津大学规划院规划打造特色旅游接待村寨,争取让克尔玛村成为藏区脱贫奔康的示范村寨……
    
村民王安富夫妇隔三岔五就到流转出去的土地里栽种、除草、收割。“土地,每亩800元的租金,每天地里打工挣80元,我们两口子一年就可挣1万多元,过去哪儿去找这样的好日子!”
    
变化不仅仅只发生在高半山的克尔玛,眉山援藏干部人才的身影在金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处处可见。
    
丹棱县水务局总工程师石道虎,来自云贵高原的黔东南。虽年纪轻轻,可由于多岗多地丰富的工作经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赞许,被戏称为“石水工”。

接到援藏通知后,他立即奔赴金川,但放心不下刚满8个月的女儿和独自照顾女儿的妻子,他不得不把妻子和女儿接到了金川。女儿弱小,不适应高原气候,感冒不断、高烧不断,但他依然坚持在野外勘踏、坚持在施工现场,挑起全县“水利建设大会战”的技术“大梁”。
    
在这段繁忙的日子里,家事、私事早已被抛之脑后。那段时间,金川夜里温度低至2℃,由于夜里频繁起来照看女儿,他和妻子相继患重感冒,一家三口全成“病号”。
    
坚守、坚定,夫妻携手跨过道道难关,金川水利建设的成就,浸润了石道虎的辛苦与努力。牙牙学语的女儿成为金川最小的援藏人,也成为工作组20位叔叔们工作之余欢乐的“开心果”。

带着情感奔赴一线

“泸州有良好的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和商贸物流体系,在对藏区、地震灾区援建工作中总结了丰富的援建经验。盐源县和普格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及水能、矿产、光热、旅游等特色资源,双方可通过人才培养、市场拓展、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在盐源县和普格县分别召开的对口帮扶对接座谈会上,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家底”亮了出来。

在8月21日的全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上,泸州市与凉山州结对成功。面对接下来对口帮扶彝区13个县(区)、1930个贫困村、44.9万贫困人口,尤其是188个极度贫困村的重担,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在对口帮扶工作会议结束一周后,立即动身,奔赴凉山州盐源县和普格县。

在听取了盐源县和普格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后,蒋辅义在心中也画出了下一步泸州对口帮扶的路线图。他指出,对口帮扶工作组要按照中央“两不愁、三保障”和省委“四个好”的要求,带着感情开展对口帮扶,分年度、季度分解对口帮扶任务,在被帮扶县的安排下开展工作。要解决好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公益设施建设的问题,并通过产业扶持,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增收的来源。

其实早在2010年,我省就已经根据藏区实际情况,启动了千名干部人才援藏行动,就是力求将藏区落后的“帽子”甩掉,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奔赴藏彝区的干部人才带着一项新的任务:脱贫攻坚。为此,省委、省政府也根据两区的实际情况,特意安排党政干部在财政、交通、规划、国土等部门挂职,专业人才到相关业务部门和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在人力上为两区脱贫攻坚添“一把火”。在接到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后,与泸州市一样,我省7个市、35个县(市、区)已经陆续开赴结对帮扶的45个藏区彝区地。在对口帮扶的路上,他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成都市:对口帮扶藏区10县

坚持对口帮扶与推动交流交往交融相结合,大力实施智力援助。通过“订单”“组团”模式派出短期工作小分队,尽力满足受援方对干部人才的动态需求。多层次实施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帮助培养藏区干部人才队伍。截至今年6月,成都市投入帮扶资金14.67亿元,实施援藏项目372个,完工267个;选派两批778名干部人才援藏,教育、卫生等系统专业人才援藏2783人次,帮助培训藏区干部人才3.1万人次。

绵阳市:对口帮扶壤塘县

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抓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一是更加注重对口支援工作的针对性,科学编制对口支援规划,建立更精准的工作机制,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关键地方。二是更加注重县域支柱产业培育,将项目和资金集中用于发展支柱产业,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更加注重智力援藏工作实效,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方式,培养储备更多“不走”“管用”的人才队伍和智力资源。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对口支援合作领域,寻求与支援地区在绿色食品、草原畜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赢协作平台。

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

既加强派援成熟型干部、高知型干部,又注重就地就近培养本土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坚持真金白银帮扶,将帮扶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增加对布拖县的财政支援;与布拖县一道发挥各自渠道优势,加大对上对口资金争取力度;每年组织2次以上专项捐赠活动,引导各界人士关注、支持和参与布拖县脱贫奔康事业。

编辑:黄薇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