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四步走”常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总第285期)
2016-09-01 16:07来源:四川党建杂志城市版
文  崇州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崇州市针对部分党员干部不敢担当、庸政懒政等问题,结合市情实际,按照集体研判、集体决策,不误伤一个、不误下一个的原则,围绕“为什么下、怎样下、下来后怎么办”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下”干部“四步走”的实践做法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常态。

依归立制,营造“下”的氛围。从转变观念上入手,从制度建设上着力,依据中央、省关于“能上能下”的规定细则,结合崇州实情,科学建立干部“能上”标准,完善干部“能下”规范,以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改变“上荣下耻” “下必有错”的旧观念,营造正确对待“上”与“下”的社会氛围。如在今年的换届中,我们就鲜明树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坚持不看表面看表现、不看年龄看状态、不看资历看实绩,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换届中,提拔了1名50岁左右的干部担任党委书记、19名45岁以上激情不减的干部担任乡镇人大主席,免职了18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形成了“能上能下”的常态。

综合研判,锁定“下”的人选。在确定“下”的对象时,把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与宽容改革探索中的失误放在首位,充分参考日常考察结果,采取“听、评、查”的形式综合各方面评价,再进行综合研判锁定拟“下”的人选。一是听党委(党组)介绍。如在今年换届中,我们既注重总体把握、统筹考虑,又充分听取乡镇党委意见建议,从1月开始,先后3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乡镇党委对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情况介绍和日常考察情况相互印证,从中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从中发现拟“下”的人选。二是由干部群众评。由单位党委(党组)组织或组织部派人实地召开干部职工大会,采取无记名的形式,对干部进行反向测评,测评后密封交回组织部,而后把评议结果与党委(党组)介绍的情况、日常考察的情况再次印证,力争精准识别拟“下”的人选。三是考察组实地查。经过“听、评”确定初步人选后,派出考察组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听取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干部群众以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经过多次印证确实,才将其列为“下”的对象。

严守程序,确保“下”的规范。准确把握中央、省相关政策界限,在《四川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程序的基础上,为了确保“下”的顺畅,在启动前,增设了两道程序。一是从解开干部“下”的心结入手,把谈心谈话前置,解开干部心结,让当事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认识自己。二是给予一定时间的整改期限,不搞“突然死亡”,纳入“问题干部清单”管理,整改期限届满后无明显提高的,才进入启动程序,向市委提出免职的建议。这两道前置程序在实践中证明,有助于让当事人正确对待组织安排,正确对待群众的看法,正确对待自己,缓解干部“下”的压力,增强“下”的自觉性,减少“下”的阻力。

平等对待,关爱“下”的干部。对“下”的干部,同其他非领导职务干部同样管理、同样使用,不抛弃、不放弃,不另眼相看,更不“一棍子打死”,而是本着关心与爱护干部的原则,强化跟踪了解和激励关爱,坚持只说现象,不随意讨论,不让任何一个下来的干部感觉边缘化。目前,全市“下”了47名干部,在组织做出决定后,没有一个自暴自弃的,没有一个说情打招呼的,没有一个找过组织认为自己不该“下”的,有的甚至工作状态更好了,工作激情更高了。 (责编:贺贵成) 

编辑:黄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