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微博支书”的“微生活”(总第283期)
2016-07-01 15:3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汉,凭借热血实干,紧跟时代步伐化身“技术控”,为新农村建设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微博支书”的“微生活”
——记四川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詹良兵

本刊记者   冯雅可


6月8日下午3时许,荥经县新添乡庙岗村党支部书记詹良兵熟练地进入微信后台,复制、粘贴、输入文字、上传图片……一系列操作后,“幸福庙岗”公众号发布出一条暴雨预警,全村300多名订阅了微信号的村民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奔走相告着手进行避灾准备。
从2011年利用微博发布便民信息那时起,互联网便成为詹良兵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帮手。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居然能将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操作得游刃有余,还实实在在改善了村民生活,自是赢得百姓称道,“微博支书”声名鹊起。

敬业
忘我工作“轻伤不下火线”
位于雅安深山里的庙岗村,祥和安乐。在这片经历了芦山地震的土地上,新房矗立,生活惬意。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三年前那场灾难。没人愿意回顾苦痛,也没人遗忘艰辛付出。“詹书记是大家的主心骨,没有他,人心早就乱了。”
地震发生后,詹良兵及时组织救援队开展自救,组织党员突击队,协助交警进行交通疏导,确保救援车辆畅通。就在那时,一辆救援军车坠入庙岗村沙场对面的河中,詹良兵带领党员突击队从20多米高的公路上拉着绳索下河抢救伤员,参与了一场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的救援,用行动诠释了“危险面前不畏惧”的信条。
“干部靠前站,带着群众干。”这是詹良兵常说的一句话。庙岗村新村聚居点安置了包括庙岗村和邻村的200余户重建户,是荥经县较大的新村聚居点之一。安置户多,重建任务繁重。
赖以生存的土地拿来盖新房,这对过惯了传统生活的农民来说,是天大的冲击。“谁敢第一个把地让出去,我们就弄死谁!”听不进村干部的政策宣传,所有好言相劝都会引来少数村民的威胁。
詹良兵偏不信这个邪,第一个把地让了出去,签协议那天,詹良兵特意站在自家田地里徘徊,“我倒是要看看,谁来弄我?”终究没有人出头。詹良兵对着看热闹的人说:“大家相信政府,相信我,我们的生活肯定会更好!”村民见势,深受触动,陆续同意了征地。
突破了最难的一关,詹良兵又带领调地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丈量土地。七月酷暑当头,詹良兵为了征地、协调土地,没日没夜地奔波,由于工作量大,瘦弱的詹良兵累倒了,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耳鸣,差点失聪。治疗几天后,詹良兵趁病情稍有好转,不顾医生再三叮嘱返回岗位。有几次,他被病痛折磨得实在扛不住了,就去医院输液,输完液又赶回村上开展工作。
“早点解决土地问题,大家才能早点住新房。”在詹良兵的带领下,庙岗村仅用一个月就调整土地119亩,新村聚居点建设按时启动。

新潮
“玩转”网络助新村发展
今年46岁的詹良兵虽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从没落伍。当了九年的村支书,他也能在枯燥琐碎的工作中,发掘生活的精彩。创建庙岗网站、开通微博微信、建立QQ群……利用各种“流行”方式服务群众,詹良兵敏锐的互联网头脑赢得群众高度赞许,被称赞为深山“最潮村支书”。
“最初用微博办公,也就是想偷个懒。”詹良兵笑着说起当年的“创举”。2011年,当大多数村支书穿梭于田间地头时,他已经利用微博为庙岗村建立了公众平台。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却努力自学网站编辑、摸索如何发微博。起初是对外发布庙岗信息,后来考虑到在外打工的人数多,村民流动性大,联系村民不便等因素,逐渐开始发布各类信息通知、政策服务。“以前开个会,要村上挨个通知组长,组长再挨个通知村民,耗时又费力,现在什么事网上一说,天涯海角都能看到。”
微信出现后,詹良兵又琢磨起微信的功能,起初他也是一头雾水,全凭满腔钻研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0月,詹良兵硬是无师自通地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幸福庙岗”,并成为唯一的管理员,每周至少保证两次更新,很多时候每天都有更新。内容也包罗万象,大到村规民约、政策解读,细至便民服务、天气预报……就算再鸡毛蒜皮的事,村民都可以在微信里留言,詹良兵有问必答。
在他的宣传下,不少村民也开始接触微信,并享受带来的实惠。前不久,在西藏打工的村民看到微信上办理独生子女奖励扶助金的消息,立即联系詹良兵,随后传回相关资料,顺利拿到了120元的扶助金。“换在以前,这120元还不够一趟车费。”
詹良兵还创建了村便民服务非应急“110”网络信息栏,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需要帮助时,可通过网络内的联系方式,联系到相关服务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家中遇到的困难。
一个电话便可享受上门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的服务;远在千里之外,一上QQ、微信便知村里大小事,轻点鼠标可咨询求助……庙岗村的变化,都离不开詹良兵的功劳。
   
务实
心系全村发展谋出路
利用网络詹良兵是“技术控”,干起村务事来,更是时刻在“烧脑”。自上任以来,为改善群众的活动阵地,詹良兵多渠道筹集资金,修缮村活动室;把远程教育站点作为服务群众的载体,经常召集党员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学习茶叶种植、生猪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让村民们靠技术致富;为方便村民每晚跳坝坝舞,他专门把投影屏幕迁到广场,设计了能收放的投影屏幕。
安居还要乐业,詹良兵因地制宜考虑着全村产业发展。庙岗村地处荥经河冲积滩地上,耕作面积大,土质疏松肥沃,适合发展蔬菜种植。“我们在发展蔬菜种植的同时,推进猕猴桃种植,目前已经有140亩猕猴桃投产,算下来每亩能挣七八千元!慢慢地,全村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描绘着村里的未来,詹良兵充满了期待。
5月19日,“幸福庙岗”发布了一条微信,是为庙岗村七组村民孙久江推销蜂蜜,并配上了实拍照片。照片上的蜂蜜色泽金黄,质地浓稠,很有卖相。“有人通过微信上的电话联系上他,销售情况还不错。”詹良兵计划逐渐把村里的农产品推广出去,打造绿色生态种植基地,形成电商销售平台,造福更多村民。
“若不是詹书记硬气,哪里有这么巴适的新房住?”“幸好当初听了詹书记的话,不然只能后悔了!”“等我家猕猴桃挂果,又可以赚个万把块钱了。”“通水通电通网络,生活方便,日子逍遥。”……聚居点新房前,几位村民聊着笑着。瞧,这就是咱们的幸福小日子。

责编:陈晖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