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016-05-31 10:34来源:四川党建网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  李翔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集中回答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我国思想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既是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总体工作的方向性指引,也是对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具体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第一,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改革攻坚全面推进,发展格局千头万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对前所未有的研究局面,也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要以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必须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时刻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做到真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要下大气力去夯实理论基础,下苦功夫去巩固知识体系,既要反对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也要反对生硬“裁剪”的实用主义,多学勤思,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日久见功。二是要做到真信。真信源自真知。过去的“知”是现实的“信”的历史来源,现实的“信”是未来的“知”的理论前提,两者互益共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笃信,既来源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也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和方法的把握和体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始终。

第二,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上表明态度,站稳立场。表明态度,就是要在重大理论的表述中毫不含糊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重要观点的交锋中毫不含糊地倡导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的交流中毫不含糊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不因利益而妥协,不因陈规而却步,不因传统而退让。站稳立场,就是要善于在融入人民实践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坚持研究方向,要善于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出发拓展研究领域,要勇于在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中不断锤炼研究成果。

第三,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始终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眼睛向下”,关注人民、关注实践,关注改革、关注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搞空中楼阁。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落实为具体问题研究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落实为研究过程中一以贯之的科学思维方法。一是要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态度基础。坚持科学的精神,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二是要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源泉。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把握发展的规律,在矛盾发展转化的进程中紧跟实践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映射中抓住问题的本质。三是要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价值标尺。哲学社会研究的成果是不是有价值,在于研究问题是否聆听了时代的声音,研究方法是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研究成果是否回应了时代的呼唤,提出、研究并解决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