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舍与得之间的小镇智慧(总第282期)
2016-05-30 15:20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以历史经典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体,打造产城相融、宜业宜居的工业园区特色小城镇

本刊记者   史 瑞

从遂宁市区驱车前往射洪县,沱牌镇是必经之地。镇上有沱牌酒,很多人尚记得当年“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的广告词。

全国创建文明工作先进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省级环境优美镇、省依法行政示范镇……顶着多个头衔的沱牌镇是射洪县的人口大镇、工业重镇和经济强镇。2015年,沱牌镇又成功列入第三批我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城镇建设迎来再上高点的良机。

产与镇融合发酵

沱牌镇处处杨柳依依,自古就有“十里之内无处不杨柳”的说法,现在还有许多当地人习惯称这里为“柳树镇”。2010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柳树镇”更名为“沱牌镇”。在这背后,还透射着我省振兴白酒行业的大战略。

2010年,我省提出建设中国白酒“波尔多”的战略思路,启动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工程,沱牌镇凭借自身的品牌资源和产业基础积极融入到这一轮大发展的机遇之中。副镇长谌若冰介绍说,按照省委战略部署,沱牌镇将白酒、旅游、文化与城建“四位一体”融合打造的发展计划随即拉开序幕。

沿着沱牌镇的街道绕上一周,街道、酒厂、房屋镶嵌在绿荫中,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哪里是镇、哪里是厂?

事实上,这正好与沱牌镇全新的奋斗目标相吻合。沱牌镇集镇面积6.8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3.8万人。列为百镇建设试点镇后,沱牌镇加快推进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瞄着“酒乡绿城”的目标再出发,新的集镇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到2017年集镇常住人口将达5万人。

目前,沱牌镇已形成五纵五横的城镇框架格局,依托沱牌舍得公司已建成的全国首座生态酿酒工业园,以酒业为核心,沱牌工业园区内不只有“酒”,还有食品药品加工和建材物流两大主导产业,配套发展优质玻瓶、电力、工业旅游等多个门类。在沱牌镇,产与镇已密不可分,这不仅表现在相同的地名、企业名与品牌名,还有来自相互融合发酵后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

谌若冰介绍说,随着各种企业入驻工业园,聚集了商气和人气。客运站、卫生院、自来水厂、健身生态公园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相继完善。沱牌镇逐步形成了以产带镇、以镇促产,产镇互动一体发展新格局。

对于产镇一体发展的深意,在集镇上经营餐馆的村民张家齐虽然还不能理解透彻、说个明白,但这两年的变化他感受真切:“现在道路畅通、绿树成荫、酒香四溢,好多商家都到这儿做生意,还有不少人来参观呢。”

“有舍有得”的发展哲理

在意识到资源的紧缺与不可再生,“健康、环保、珍爱生命”将成为人们的生活观念后,沱牌舍得公司以“绿色、低碳、生态”为主题,在全国首开“生态酿酒”先河,以“生态循环、绿色环保”著称于中国白酒行业。

绿色生态的理念不仅是沱牌舍得酒业的品位与追求,也是沱牌镇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航标。从2013年至今,沱牌镇以低碳环保为“尺子”,对集镇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关、停、并、转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厂房与企业。正如谌若冰所说,忍住一时经济减速的“阵痛”,果断地“放缓一步”,正是为了蓄积能量厚积薄发,让沱牌镇能够在未来下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后手妙棋”。

去年,镇政府下大力气,迁走了位于永和村的砖厂,当地村民对此赞不绝口:“现在睡觉安静多了,家里的灰尘也少多了。”

然而,村民不知道的是,为了砖厂的迁移工作,镇村干部来来回回与砖厂业主商讨了不下10次。起初,流转土地给业主办砖厂的几户村民也不乐意,砖厂搬迁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每年固定的流转土地租金。

值得庆幸的是,在沱牌镇,“有舍有得”的哲理家喻户晓。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收益”不会长久,更何况眼前的部分村民已受其害。在工作人员将搬迁原因讲够、讲透之后,换来了村民和业主的认可。如今,流转的土地复耕了,栽种的果苗发出了新芽。

前段时间,沱牌镇政府邀请了县畜牧局、县环保局、养殖公司等部门单位在镇农业服务中心召开了全镇白羽肉鸡养殖户会议。全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正在全面实施,企业代表在会上发言表示了支持。

舍眼前,赢未来。沱牌镇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在舍与得、进与退之间,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还体现了一座城的品位。

差异多样上找平衡

前几年,沱牌镇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可以供人休闲、散步、健身的好去处。在沱牌镇生活了多年的李婆婆说,每次去别的城镇,看到人家在公园广场跳舞、散步,参加老年人活动,自家心里就羡慕得很。

现在,占地几百亩的滨江生态公园,以及集沱牌舍得储酒、酿酒和城镇公园于一体的沱牌生态园,已成为沱牌镇的新名片。“我们的生态公园,可以说比很多地方都好!”李婆婆十分自豪。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将工业重镇与休闲宜居看作一对矛盾体。而在沱牌镇,这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沱牌镇的秘诀在于:根据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区域形态多样性发展。

在沱牌镇,有一个被称为“沱牌后花园”的地方,它就是竹林村。沿着竹子做成的长廊,走进村子里,小洋房、太阳能、自来水、天然气,还有门前的绿树、红花、运动场所,甚至还有难得一见的新村游泳池也坐落在竹林村中央。

竹林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农家乐,还发动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绿色水果,实现种果、赏果、采果、品果全程体验。村民周大姐说:“竹林村闲适的生活,城里人见了也十分羡慕。”

虽是工业强镇,农业也并非沱牌镇的“短板”。

“养女莫嫁魏家村,破房旧屋冷冰冰;沿江稻田干裂缝,要喝米汤摇沙金。”曾经,魏家营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的川白芷种植面积达1500亩,白芷地里套种大蒜,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年增收800元。村民建立了全县首个川白芷协会,昔日的穷村大步流星向富裕村迈进。

同时,正在全力建设的魏家营新村综合体民居主体建设已完工。综合体旁,是沱牌镇刚引进的“中国花海”观光农业项目,“听说以后还要建商业街、建农民健身广场。”对于魏家营新村综合体的建成,村民充满了无限期待。

责编:李静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