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一位古稀老人的医者仁心——记古蔺县皇华镇皇华村第一卫生室医生刘应声(总第282期)
2016-05-30 15:03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50年弹指一挥间,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守护着全村老小的健康,刘应声的巡诊之路,从青年一直走到了老年,并仍在继续

本刊记者 冯雅可

50年,对刘应声来说,仿如昨日。20岁背起药篼踏出问诊第一步,70岁依旧坚守在山村卫生室。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50年过去了,刘应声依旧身背药箱,独自穿行在崇山峻岭间,行走在巡诊的路上。他的巡诊之路,从青年一直走到了老年,默默兑现着他说过的话,“我活着就要替老百姓治病,直到我干不动为止。”

扎根山村50年   涌泉相报滴水恩 

刘应声是距离古蔺县城50多公里的皇华镇皇华村第一卫生室村医。驱车进村,绕过崎岖的盘山公路,穿越山岭的层层迷雾,离大山越近,越能体会坚守的不易。从县城出发,耗时近两小时,终于抵达村卫生室。说是卫生室,其实就是刘应声挪出自家屋,分门别类设置的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四个区。稍显局促的房间里整齐摆放着医疗用品,最醒目的是几乎占据一整面墙的中药柜,分门别类存放着刘应声上山采摘的草药。

一件白大褂,配上老花镜,刘应声掂量着秤盘里的药材斤两,驾轻就熟。“别小看这些草药,虽不值钱,却能治好不少毛病。”刘应声最擅长的是中医疗法,通过草药、针灸、推拿、火罐等方法为患者治病,而这些治疗他从来都不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的患者,他还贴钱赠送药物。这么多年来,刘应声到底送出去了多少药,自己早已经记不清楚了。

“乡亲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接济了我,这份情我愿意用一辈子来还。”在刘应声8岁那年,家里实在太穷了,一家人连续吃了三天野菜,为了调剂,就沾一点菜油下肚。几个乡亲发现了,纷纷从拮据的家中给他们送来吃的,帮一家人挺过了那段艰苦日子。而这份滴水之恩从此扎根于刘应声心中。

刘应声的母亲是一名草药医生,常常用草药、火罐、推拿给乡亲们治病的情形被儿时的刘应声看在眼里。在母亲的影响下,他渐渐爱上了医生这个职业,并下定决心为乡亲排解病痛。13岁跟随母亲学医,20岁被村里提名为“赤脚医生”,刘应声从“赤脚医生”到“半农半医”,直到正式的乡村医生,他成为大山深处乡亲们健康的守护者,这一守,就是50年。
   
60岁学骑摩托车  风雨无阻巡诊路

在崇山峻岭之间,一条崎岖泥泞的公路蜿蜒伸向远方,一辆老旧摩托车艰难地前行,一个瘦小的身影上下颠簸晃动,随行的红十字庄严而鲜艳……这便是刘应声巡诊路上的真实写照。

无论严寒酷暑,白昼黑夜,哪里有病痛,刘应声就赶到哪里。山区村民居住分散,穷乡僻壤交通不便,有时出诊看十几分钟的病,刘应声却要跋山涉水往返走三个多小时。“年轻时,背着药箱走上几公里山路也不觉得累。”头发花白的刘应声笑着说,年龄越大,腿脚越不听使唤。为了不耽误病人的治疗时间,刘应声在60岁那年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并第一次学着骑车。

对一个花甲老人来说,学骑摩托车不是一件易事。皇华村六组是该村最偏远的一个村组,只有一条通村便道,勉强能通过摩托车。刚学会骑车没几天,刘应声就接到了六组病人的电话。二话没说,他骑上摩托车立刻出发。因为深夜视线不好,再加上车技不算娴熟,在通过一个弯道时,摩托车冲到了崖边的石头上,车头严重受损。他却爬起来扶起摩托车,打开电筒再次上路。刘应声回忆说:“我当时一心只想快点赶到病人家,现在想起才觉得后怕。”

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村卫生室需要做好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管理等事务。作为卫生室里唯一的医生,刘应声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但他毫无怨言,尽心尽责,而由此带来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皇华村第一卫生室连续三年获得皇华镇年度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

“那些第一,都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刘医生是全镇最老的村医,也是做得最好的村医。”皇华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说,乡村医生需要每年对辖区内的老年人进行常规体检,并通知老人到医院接受辅检。对于那些不能前来作检查的老年患者,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主动上门服务。“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关照到卫生院体检的老人,由于体检前不能吃东西,会自己买好面包等在卫生院门口,等老人们体检完,再一人发一个。他对患者就是细心到了这种程度。”

点歌引发冷战   一生奉献暖人心

关心奉献给了患者,难免疏忽家人。老伴儿一向是刘应声的贤内助,2014年2月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老两口冷战了一个多月。原来,刘应声在皇华镇敬老院为老人们例行体检时得知,敬老院闭路电视线路损坏,老人们没有电视可看,他便瞒着老伴捐出3600元,为敬老院重新铺设了线路。原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让刘应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心存感激的老人们特意在电视台为他点了一首歌,叫《好人一生平安》,恰好被老伴看到了。

“她知道了就跟我吵,我嘴里说不算事,心里还是愧疚的。”刘应声的老伴患有严重的膝关节疾病,要根治的话,需要十多万元。多年前,刘应声就曾答应老伴儿,说等自己凑够了钱,一定带她去大医院治疗。然而刘应声每月收入不足千元,每次看到别人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这么多年过去了,为老伴治病的钱依然没有凑够。

正是这样大公无私的付出,细致入微的关怀,逐渐让大家都知道村里有一个热心肠、医术高的好大夫。口口相传下,刘应声的口碑也越来越好,先后被评为泸州市劳动模范、首届泸州好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登2013年“中国好人”榜。

“我做的都是非常平常的事。只要群众需要,我还能动,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刘应声回答得朴实,在他眼里,治病救人是本能,热心助人是本性,只要心中有爱,坚守住这片净土,日子终会越过越好。

记者手记
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都随叫随到,无怨无悔。有时,一晚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就被病人叫走……老村医刘应声的50年行医生涯,就在这种琐碎而紧张的节奏中度过。
很难想象,一个70岁高龄,患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还患有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竟能坚持行走山野,采摘草药,宁可自己粗茶淡饭,也要省下钱来接济困难老乡,甚至管起了治病以外的“闲事”,不但筹资新修村道,还义务培修道路。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刘应声的一言一行却润物无声般温暖了人心,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责编:陈晖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