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光辉村的领头人——记宜宾县双龙镇春风光辉联村党支部书记兰昌发(总第281期)
2016-05-03 14:4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兰昌发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群众奏响幸福“三部曲”

本刊特约通讯员   阳 明  本刊记者   周文波

“没有兰书记的带领,我们村哪里能修通水泥路、用上自来水、种上‘摇钱树’哦,现在我们村是名副其实的光辉村了。”“兰书记是个实在人,说实话、干实事,我们都很信服他。”

说到近年来的变化,村民们都不约而同地夸赞他们的领头人——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村党支部书记兰昌发,并滔滔不绝地说起光辉村的幸福“三部曲”。
   
迈上“致富路”

兰昌发现年52岁,1982年从部队退伍回乡后,一直积极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从1994年起,他先后担任春风村副主任、主任,干了13年。2007年9月,双龙镇党委、政府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后,将靠近春风村的光辉村通过“支部联建”,实施“以强带弱”,组成了春风光辉联村党支部。经过公推和民主选举,兰昌发当选为春风光辉联村党支部书记。

“只有为村民干实事、谋福祉,才对得起大家的信任,也才对得起‘领头人’这个称号。”履新后,兰昌发将工作重心放在光辉村,80%的精力用在该村改善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上面。他起早摸黑走村入户,与村民交心谈心,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寻找工作的突破口。

通过近半个月的调查走访,兰昌发收集到各类建议30余条,其中,村民最关注的是解决出行难问题。他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组织动员群众筹资投劳,当遇到资金瓶颈的时候,兰昌发还向银行贷款垫资。在干群通力协作下,2007年底,与新元村连接的2公里道路硬化完工投入使用。随后,兰昌发趁热打铁,启动了第二次、第三次道路建设,先后硬化了春风、光辉两村通村路10公里,修建宽1.5米的入户便民路15公里。

“以前我们到镇上要一个半小时,尤其是看病很不方便,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方便多了。况且村上也建了卫生站,发烧、感冒等小病不出村就能解决了。”在村卫生站就诊的村民郭朝卫说。

“交通不便,生猪贩子进不来,我们卖一头肥猪,不请六、七人帮忙根本抬不到镇上去,单是人工费、生活费就要花两三百元,现在好了,家门口就可以卖了。”对于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好处,村民们深有感触。
   
喝上“幸福水”

光辉村十年九旱,尤以最偏远、位置最高的光辉组为甚。最干旱时要到山脚下或十里外的地方挑水吃,来回两个多小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儿童的饮水问题成了兰昌发的“心头刺”。从2009年到2012年,兰昌发连续三年组织村干部送水到集中供水点,由村民背回家中。

“我们装水的容器是编织袋,村民只能用背篓来背。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婆婆花了一个钟头把水背回家,却不小心泼洒一地,老人顿时号啕大哭。”这个场景使兰昌发下定了再难也要啃下饮水难这块“硬骨头”的决心。

联系领导、协调部门,经过多方努力,兰昌发争取到光辉村观音寺人饮工程项目。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兰昌发起早摸黑,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家里的饲料生意也不顾了,连送货也是自掏腰包请人送。考虑到群众集资之外还差每户3-5元的水管接口安装费,他主动捐款1600余元保障了管道的及时安装,让群众尽早用上了自来水。

与此同时,兰昌发还多方筹资23万余元,修建了核桃产业配套水池11口,整治山坪塘11口,建成“幸福水窖”1口,完成6个组的自来水管道安装,200户村民和光辉村小200余名师生饮用水得以解决。

“家家户户的水龙头一扭,水就哗啦啦地流出来了,全镇最干旱的地方喝上了自来水,老百姓再也不为用水犯愁,多亏了兰书记这样的好干部。”这是2013年3月,光辉村村民送给双龙镇党委感谢信中的话。3年过去了,作为当时发起人之一的光辉组村民陶祥许,对感谢信的内容记忆犹新。
   
种上“摇钱树”

在改善基础设施、解决饮水困难的同时,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一直是兰昌发思考的问题。

春风村、光辉村地处丘陵地带,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劳动强度大,经济收益差,兰昌发带领春风、光辉村“两委”班子结合村情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集思广益,并实地参观学习了筠连县春风村的发展思路和办法。其后,形成了“山上种树,山下养殖”的发展思路。即在海拔较高的光辉村采用“农户+协会”的形式发展蚕桑200亩和优质茵红李450亩等,瞄准经果产业;在交通便捷、地势平坦的春风村利用太平水库发展养鱼等,突出养殖产业。

为发展茵红李产业,兰昌发不断给自己“充电”,除购买相关书籍加强栽培和管理技术学习,在实践中给予农户指导外,他还垫资几万元为村民购买茵红李苗,自费组织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到外地学习茵红李栽培和管理技术。

“以前缺技术、缺项目,想致富也没有办法,如今在兰书记的带领下,我也种上了20余亩茵红李、核桃等果树。”光辉组村民陶开玉喜滋滋地告诉记者,2015年,他种植的茵红李刚挂果就卖了2000多元,等到盛产期后,每年有几万元的收益。

村民段钊经营一家铝合金店面,近年来生意每况愈下,想转行又不知干啥才好。兰昌发给他出谋划策,建议对接精准扶贫工作,发展肉牛养殖项目,辐射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与此同时,兰昌发还积极与国土、环保等部门联系,协调落实土地。如今,这个占地600平方米,养殖规模100头的肉牛养殖场已修建完成。

“忆过去贫瘠荒山,看今天桃李满园。”在兰昌发的带领下,春风、光辉两村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迄今,兰昌发带领光辉村村民新建改建村组公路、便民路11公里,种植茵红李200亩、优质核桃1800亩,完成30户危房改造。近3年来,春风、光辉村实现养鱼产值45万元,生猪产值3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500元以上。

记者手记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群众,群众满不满意是最好的检验标准。工作是真抓实干,还是做表面文章;成绩是“干货”还是“注水”,群众口碑这个“秤砣”都会毫不掩饰、实事求是地称量出“斤两”。村民们之所以由衷地称赞、打心眼里佩服兰昌发,就在于他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尽心尽力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

作者单位:阳明/宜宾县委组织部
责编:冯雅可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