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科学开发传统村落 助力实现全面小康(总第279期)
2016-03-01 17:17来源:四川党建网农村版
李 锦  

在国家连续公布的三批全国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四川省共列入84个村落,这是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等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价值非常高的潜在旅游资源。这些村落大部分位于交通不便、发展较慢的地区,与省内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个连片贫困区域在地域上高度契合,是我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利用传统村落开发乡村旅游,是我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在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当地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尤其是要注重以下五个问题。

要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形态完整。传统村落在村落布局、建筑形式上,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体现着当地传统文化的观念体系、建筑艺术和社会结构特点。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既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也表达了人与人相处的价值体系。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首先要对这个村落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保证传统村落的建筑格局、节庆活动、日常生活可以延续,使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完整保留下来。大部分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都和某种农作物相关,如凉山州美姑县的苦荞生产系统,就被确定为我国重要农业遗产。在传统村落文化氛围的保护过程中,要重视与这一特定农作物相关的农业景观、生产工具、产品相关的文化保护,开发与之相关的旅游活动,鼓励村民和游客参与保护活动。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建筑功能改造,实现功能现代化。传统村落通过旅游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必须兼顾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游客居住体验的需要。在保护村落传统形态的同时,对村落基本功能进行改造,在设计和利用上把二者的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

要用好现代科技,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宣传和推广。传统村落的宣传和保护,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以数字音像等方式建立传统村落档案,一方面用于教育本村落的居民,另一方面方便游客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村落体量较小,接待量太大会严重破坏村落传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行游客预约,便于控制游客数量。

要制定好传统村落利用的合理规划。应该以一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中心,以交通网络为连接,规划传统村落游览和体验区,按照不同村落在游览和体验区的不同定位,差别化定位,以尽可能实现村民对于旅游活动的参与和旅游收入的共享。

要创新经营和管理的机制体制。既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兼顾农民利益基础上,引进各类经济实体和品牌管理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农户独立经营、景区管委会+公司+农户、乡村旅游+旅行社(营销网络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模式,从而提升服务水平。

作者系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教授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