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美丽新村托起“幸福梦”(总第278期)
2016-02-01 15:23
【新村建设】
“十二五”期间,“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壮阔画卷在巴蜀大地徐徐展开,具有四川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

董进智   本刊记者   刘艳梅

又到一年新春团圆时,巴蜀儿女纷纷踏上返乡探亲归途。行走在乡间大道上,清新空气让人神清气爽,归乡的游子们无不感叹眼前的一切变化:绿树丛中的小洋楼一栋挨着一栋;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蔬菜棚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与城里人一样,村民们也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用上了清洁方便的天然气……

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省“十二五”期间全域推进实施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这项惠及全省数千万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

理想家园成现实

“有山有田有猪场,政府出钱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现在的农村,是瓜果桃梨成片,听得见鸟语、闻得到花香。”在古朴的川西四合院中,83岁的赵惠琼老人感叹如今过的日子再滋润不过了。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理想家园,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任务以来,我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建成了一批规划科学、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村落和集镇,迁了新居、壮了产业、鼓了腰包,老百姓个个喜笑颜开。

进入“十二五”以后,结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2013年,我省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平台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是其关键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提出,是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次调整与升华。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新的特点: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把扶贫解困作为重中之重,农村廉租房、保障房建设创造了新经验;把旧村庄改造作为成败之举,院落整治取得新成效;把文化传承融入新村建设全过程,耕读文明正在弘扬。

“从山上搬下来后,不但住进了新房,而且种起了大棚蔬菜。”去年10月,在凉山州昭觉县城北乡谷都村,麻足组村民勒格伍沙一边扯着四季豆苗间的杂草,一边诉说着一家人搬进“彝家新寨”后的幸福生活。

“彝家新寨”建设改变了凉山彝区无数家庭的命运,该州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左右,较2010年翻了一番。这只是我省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城乡扶贫解困的缩影。“彝家新寨”连同“巴山新居”“藏区新居”的建设,让我省农村群众实现了“新居梦”。

“十二五”期间,与住房建设同步推进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三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250亿元,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9.2万公里,居全国第一。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产村相融富民生

20亩莲花白,“种菜+套作药材+林下养殖”一年收入16万元……雅安市汉源县莫朵村村民陈元林的幸福指数不断飙升:“2月下苗,6月卖一季,10月再卖一季,两季菜下来就能挣近两万元。”村支书陈学林介绍说:“自启动新村建设后,通过引进水利灌溉设施、高山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轮作玉米、中药材改善土质,4000亩品质优良的莲花白让村民们迅速脱贫:全村人年均纯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

如果说住房建设让幸福美丽新村有了“魂”,那么,产业发展则让幸福美丽新村有了“根”。我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规模经营,连片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提升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产村相融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走进江油市大康镇“百年好合爱情谷”,便可欣赏到3000亩姹紫嫣红的百合花海盛况,周边农户也会津津乐道百合产业给村里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江油市坚持市场化运作,组团式打造,建成以百合花为主题的农林文旅融合发展景区,集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加工生产为一体,打造特色鲜明的爱情风情观赏地、爱情追求者的朝拜地和体验地。

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只有产业搞起来了,让农民有钱赚、有事干,安居乐业才有保障。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融

“原来卫生无人搞,现在大家齐清扫。村民自治交点钱,生活环境换新颜。”这是丹棱县村民谈到环境治理前后的一句顺口溜。几年前的龙鹄村,可以用“垃圾围村”来形容。如今,农户院坝、道路十分整洁,目之所及很难见到垃圾的存在。

“十二五”期间,我省发掘提炼群众创造的经验成果,探索出了具有地域特点和典型意义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目前,已探索出“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龙鹄模式”和“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罗江模式”。从治理脏乱差入手,与城市环境整治相结合,突出院落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河渠沟塘治理,环境整治行动营造了优美的乡村环境,有效改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省住建厅协同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的建设,“十二五”期间,共投入资金7.7亿元,新建、改造乡村级回收点1.7万个。

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却不照搬城镇发展模式——我省新农村建设把握好了新建、改造、保护的问题,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遵循村庄演变规律,留住了生态、留住了文化,使老旧院落换新颜。

我省提出和实施的“小组微生”的做法,打造“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的美丽乡村,使得新居村落富有浓重的生活气息,住进这样的乡村,便能找回一些童年的记忆。

都江堰柳街镇是农民的“诗乡”。该镇金龙村“泉水家园”里,诗歌爱好者在院落中建起了诗歌广场,远近的诗友们,每年都来这里赛诗。诗歌广场还成为坝坝电影和乡村文艺表演、村民健身、朋友聊天的好去处。

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把耕读文明的元素、符号和故事融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文化传承行动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注入文化基因。

责编:史瑞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