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创”字当头 “闯”出新天地?(总第278期)
2016-02-01 15:18
【现代农业】现代组织方式让田园山川换“新颜”,科技驱动下农田持续上演“奇迹”,开放合作的步伐不断拓宽农业“川军团”的“眼界”,我省现代农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本刊记者   史 瑞

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农村改革先行区,我省农业承载着艰巨的使命,既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又要为发展现代农业作表率。“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主动求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中心,以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我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发展。

创新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人。面对“谁来种地”这一现实问题,我省转方式、调结构,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根本举措。

2011年“十二五”开局,成都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40多岁的王志全是最早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受聘于多家土地合作社,管理超过2000亩土地。从耕地、播种、施肥、灌水、病虫防治到农机具的使用,他都制定了精细的现代化管理和生产流程。在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践中,崇州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科学回答了“谁来经营”“谁来种地”难题,实现了经营主体“共建共营”、经营收益“共营共享”、经营目标“共营多赢”。

2011年1000亩、2014年2000亩、2015年3200亩……一本规模种粮逐年翻番的账本,记载了全国种粮售粮大户、邛崃市花园村村民周家林的“十二五”种粮致富征途。去年,老周又投资建成了育秧房、仓储室、粮食加工厂,走上粮食一体化生产道路,创下继“种粮过百万”后的收入新高:“水稻加小麦,纯收入突破200万元。”

如今,我省昔日点多面广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农业形态,开始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效应,现代农业规模由小变大、步伐由慢变快、品质愈来愈好。目前,我省已发展家庭农场1.8万家、种粮大户1.3万户、农民合作社5.2万个、农业龙头企业8703户、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到63%。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我省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代收小麦65元/亩、代收水稻70元/亩、水稻插秧130元/亩、模块化育苗180元/亩……在崇州市桤泉农业服务超市,插秧、代收、植保、专业育秧等各类农业服务项目一应俱全、明码标价,有效解决了农业“谁来服务”问题,填补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创新发展驱动,向科技要效益

“十二五”伊始,我省将科技兴农摆在重要位置。早在2012年9月,我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强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是,“十二五”期间,“创新”与“转化”并重的科技兴农之路步步铿锵,一批批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复制的技术模式不断产生;一个个增产增效并进、生产生态协调可持续的示范区开始在全省各地涌现。

“小麦—玉米—大豆”新型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闪烁在仁寿县珠嘉镇踏水村专家大院里的科技之光。“3月种玉米、6月播大豆,2米开厢3种作物间套种。”仁寿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毛树明说,这套三季轮作技术促成连年粮豆丰收。

作为我省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的仁寿县把高产创建、科技增粮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项目区粮食良种率、新技术推广率均达到100%。同时,该县还成为了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校推广应用、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新品种的“孵化园”。

在我省,农业科技与当前的“双创”热潮也有了“亲密接触”。宣汉县大胆探索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创业,以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领办创办专合社、经济实体,启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研发、中药材种植等课题研发创新推广项目,实现科技人员、企业、农户互动“三赢”的生动局面。

现代农业带来的巨大变迁让广元市兰坝村村民兰培明吃惊。兰坝村长期缺水,从人力挑水,到水泵抽水,再到如今用上太阳能提灌。“几十块板子晒着太阳,就能帮忙抽水?活到这把年纪,我总算是开了眼界。”
去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研发农用遥感飞机、光能驱动农机具等先进农业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近2000项,带动新增效益675亿元。目前,我省已建成国、省农业科技园区99个,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88个、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84个,近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

创新发展理念,开放合作走向世界

“十二五”以来,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上,我省从自身实际出发,开拓思路,促进农业全面开放发展,强化农业全产业链交流合作。即便深处内陆,我省农业也早已告别“埋头种地、抬头看天”时代,着眼于世界舞台,农业“川军团”将足迹踏遍五大洲。

“红薯在空中倒着长”“‘冰箱’里种出蘑菇”“无人值守智能售菜机”……去年11月,以“全面开放合作、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的第三届四川农博会暨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成功举办,120项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大展示,掀起了现代农业热潮。

内有改革创新,外有合作开放。自2013年成功举办首届农博会以来,农博会与西博会同期举办,每年一届,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农博会不断创新展览及论坛等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规模不断扩大、效果愈加显著,努力办成了四川乃至西部农业对外开放的一流品牌展会,农业项目投资促进和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国际国内知名的国际性农业专业博览会。

当前,我省农业国际性深度合作迈向纵深。在乌干达农业产业园,友豪恒远公司投资7000万元的养鸡场、饲料厂正在加紧建设;在缅甸“中缅粮食产业示范区”,安吉瑞公司已投资1500万元开展试验示范;在俄罗斯楚瓦什四川农业合作园区,多家川企正筹划落地……亚非欧三大园区,正填补着我省境外农业合作园空白。

责编:刘艳梅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