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打好基石 向小康冲刺(总第278期)
2016-02-01 15:16来源:四川党建杂志城市版
本刊记者  张微微

“各位旅客请注意,从广安方向开来的D5173次列车马上就要到站,请前往成都东方向的旅客从第二候车室检票进站。”1月3日晚上8点10分,岳池火车站候车大厅里响起了清脆悦耳的广播声,这是当天从广安开往成都经停岳池站的最晚一班列车,整个车站秩序井然。

2014年8月8日,兰渝铁路高南线正式开通运营,成都至广安南站开行动车组,岳池正式步入动车时代,彻底告别了没有铁路的日子。

对于岳池这样一个省级贫困县来说,铁路的开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十二五”期间,岳池交通迅速发展,高速公路、铁路、省道、通村公路四通八达,如今的岳池县城,商业繁茂、人声鼎沸,一派欣欣向荣之象。在交通建设的推动下,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县人民共享实惠,成为我省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岳池的发展正应了那句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要想富,先修路。而如今,要致富,也不再局限于路,还包括电力、水利、光纤网络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脱贫攻坚的途径千万种,而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我们在奔往小康路上必须要打好的基石。
   
新建与重建  同行在奔小康的路上

“家家穷得叮当响,牲畜饿得净叫唤”,这是几年前南充市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的真实写照。可如今再踏访这里,施工工地随处可见,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来往往,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场景。新的公路桥已经建成,两处居民聚居点的规划设计已经完成,10口蓄水池整治完成9口,全村老百姓安全饮水工程也已进入测评程序……

“我们将住上新房子,用上自来水和天然气,用上4G网络,想想就幸福。”安溪潮村贫困居民谭四海说。而根据安溪潮村的规划,村里还将发展蛋鸡养殖、果树种植、稻鱼共生等多种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实现全村老百姓家家有致富产业的目标。

规划即将变成现实,当地老百姓对近在咫尺的幸福生活充满着各种美好的期待。而就在同时,几百公里外,还有一片曾遭受重创的土地,也正如凤凰涅槃般获得重生。

2013年 4月20日,一场大地震突袭雅安。三年过后,当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到的却是一栋栋别致的新房、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美丽新村、一个个产村相融的农村综合体……这一切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青山绿水之间徐徐展开。一张张幸福喜悦的笑脸,成为雅安灾后新生最生动的诠释。

搞好灾后重建,“通过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是我省实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四川省脱贫攻坚大会上,省委书记王东明强调,要把芦山地震灾区和康定、得荣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与扶贫解困统筹起来,使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脱贫攻坚的过程。
  
引水脱贫 走出靠天吃饭的困境

这几天,叙永县摩尼镇李红村村民李国凤心里头乐滋滋的,因为有一件好事落到了他头上。是什么样的好事呢?原来,村里新修的水渠都验收通过了,从今往后,他承包的500多亩茶林再也不会缺水了。

以往,李国凤的茶林灌溉方式主要靠人力运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也高。而就在去年,李红村修建引水灌溉渠,5.18千米的渠道在年底前完了工。有了这些灌溉渠,李国凤的茶林就能从最近的蓄水池取水灌溉了。

“村里的灌溉渠投入使用后,不仅可以改变过去靠天灌溉的农业种植,还能增加全村的灌溉面积和农民收入。”村委会主任王克雄告诉记者,靠小农水利工程节省出来的几万元,加上每年茶园集体土地的分红收益,平均下来李红村每户农户每年可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预计2016年能脱贫30余户。

受地形地质影响,叙永境内内河稀少,像李红村一样,叙永县全县绝大部分贫困村都靠天种地,灌溉条件差成了贫困村农业和种植业发展增收的制约因素。叙永县水务局农建办副主任李鹏说:“近年来,我们将水利建设作为助农脱贫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从去年起,我们整合两亿多元资金,新建和修复蓄水池、山坪塘及水渠道、石河堰。在灌区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节水型农业大发展的良好效果,村民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状况得到了改变。”

除了叙永,我省还有100多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尤其是集中连片的“四大片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水生态环境有持续恶化的趋势。而这些地方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水利控制性骨干工程不足、防灾减灾基础较差。因此,去年7月召开的全省水利扶贫工作视频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水利扶贫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加快“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以秦巴山片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4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88个县(市、区)为重点,全力实施饮水安全、水源保障、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人才支撑五项水利扶贫行动,全力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
   
电力扶贫 让冬季不再寒冷

有了电,黑夜不再漫长;有了电,冬季不再寒冷;有了电,机械化、现代化的设备开始在边远牧区扎根。在地处雪域高原的石渠县,最原始的游牧部落“查加部落”头人次勒对有电的日子充满了感激:“我买了洗衣机,装了热水器,还买了电热毯,给客厅铺上了地暖,冬天睡觉再也不会被冻醒了……”

2014年9月,甘孜州石渠县“电力天路”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线竣工。该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在藏区的扶贫中,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石渠有丰富的中药材和畜牧业资源,甘孜州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有了电,藏区的特色产业就可以翻开新的一页,经济发展会迈上新的台阶。”石渠县委副书记刘泽说,藏区群众的生活也将会越来越美好。

去年8月,省电力公司发布了一揽子的“电力助推扶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落实“扶贫攻坚、电力先行”,在去年上半年已全面完成供区内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年底前将全面解决农村现存147万户“低电压”问题,力争2019年对1550个从未实施电网改造的村镇实施改造。

“十三五”期间,四川还将投入1200亿元用于贫困地区电网规划建设,到2019年实现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供电服务均等化,为全省近500万贫困人口脱贫奠定用电基础。(责编:李卉嫔)

编辑:黄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