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培育感恩文化 凝聚重建合力(总第276期)
2015-12-03 16:41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城市版
姜小林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启动以来,雅安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指导,以“知感恩、思奋进,重建美好新家园”为主要内容,持续深入开展感恩奋进主题宣传教育,努力凝聚打赢灾后重建“硬仗”、补上经济社会发展“欠账”的强大力量。

抓宣讲教育,强化感恩意识。组织开展感恩大讨论,全市上下围绕“重建为了谁、发展为了谁”“抓落实之我见、抓落实之我干”等主题进行思想大讨论1800多场次,本地媒体刊登评论员文章、讨论文章120余篇,筑牢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思想基础。组织开展感恩大宣讲,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传递重建好声音、宣传重建好政策、感受重建新变化为主要内容,全市掀起“感恩教育进基层·群众讲讲群众”和“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宣讲活动热潮。组织开展感恩大培训,以基层党员干部、灾区群众和学生为重点,广泛开展“我感恩,我文明”培训活动,举办专题知识讲座1500余场次,有效提升了灾区群众文明素养与重建新村文明程度。

抓阵地建设,夯实感恩基础。以一县一馆(室)、一乡一点(院)、一村一墙(栏)、一户一画(册)“四个一”为抓手,加强感恩教育阵地建设。利用各县(区)现有场馆进行改造提升,建成8个“抗震救灾·灾后重建”陈列馆,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依托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打造138个感恩教育文化院坝。在所有行政村和新村聚居点设置1250个(面)感恩宣传栏或宣传墙,充分展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感恩奋进、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良好精神风貌。印制以感恩为主题的年画10万份、年历15万份,免费向基层群众发放。将宝兴县冷木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249个重大民生项目和新村聚居点命名为“雅安市感恩教育基地”,实现全市各乡镇“有感恩活动场所、感恩宣传栏和能够开展感恩教育文化活动”的目标。

抓主题活动,凝聚感恩共识。围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人民、感恩子弟兵“五个感恩”,扎实开展感恩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五进”主题活动。感恩教育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注重发动乡镇、村社干部和居民群众谈身边变化,话幸福生活。感恩教育进校园活动,注重以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手抄报等形式,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潜移默化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感恩教育进机关活动,注重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感恩奋进,为民服务,争做人民好公仆”竞赛,增强党员干部的感恩意识、服务意识。感恩教育进企业活动,注重教育引导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业道德,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帮助灾区群众,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抓文艺熏陶,培育感恩文化。精心组织文艺小分队,创作了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诗歌、歌舞、情景剧等文艺节目,并利用“三下乡”“四进社区”、传统节假日文化活动等载体,在全市各县(区)开展巡回演出。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灾区和重建一线体验,创作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约8万字,编辑出版《铭记》 《楷模》 《感恩前行》等一批感恩奋进主题书籍。组织摄影家采风创作,出版了《爱上雅安》 《中国梦·新家园——新村新生活》等精品画册。策划创作精品文艺节目《大美雅安》,用乐舞诗画方式讲述雅安人感恩奋进、攻坚克难、重建美好新家园的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雅安人写雅安、摄雅安、唱雅安”文艺文化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热情,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作者系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编:李妍婕) 

编辑:黄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