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成为真正的城市人”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查(总第276期)
2015-12-03 16:30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城市版
本刊记者 雷怡安

45岁的王德光算是很早一批从农村老家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看着一幢幢高楼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王德光说:“我这20年就贡献给了这些高楼。”王德光是建筑工地的工人,主要负责盖房子,盖了几十幢房子,他一幢也没进去住过。记者问他想住到自己修的房子里去吗?王德光憨憨一笑,说:“农村人,迟早要回老家的。”王德光的儿子今年20岁,在几岁的时候就被大人从农村带到了城市,十多年的城市生活,他认为自己就是个城市人。“如果我爸要回农村,他就回去,我要留在成都”。对于未来的规划,儿子似乎很清晰,“听说户籍制度改革了,以后我就是城里人了,我要在成都买房子,成为真正的城市人。”

“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说出了绝大多数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心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在《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均提出“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多地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的时间表,并明确建立落实居住证制度。而四川也是积极响应的城市之一。如何能够真正成为城市人,完成农民工市民化的转变,在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中显得格外的重要。

庞大群体的利益诉求

“我们两口子出来打工,孩子上学问题如何解决?”“在农村我们有新农合,到城市来以后社保应该如何缴纳?”“城市房价太高了,我们买不起。”……

记者采访了多位农民工,上述问题是他们考虑最多的,也是最现实的。据悉,截至目前,全国有2亿6千万农民工,四川有2470多万农民工,这样一个庞大群体是跟随社会发展的需求诞生和流动的。

他们走进城市,一面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面也在积极寻求自身的利益保障。

“很多农民工有新农合,这归卫计委管,城里人的社保归人社厅管,因此当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就会面临许多麻烦,所以建立医保一体化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四川省农劳办主任黄晓东说。

在浙江打工的丁利元今年准备把孩子送回四川老家上学,“因为户口没在当地,以后会面临孩子初中、高中无法参加当地考试的问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农民工进城打工面临的难题之一,如果不能将子女的教育问题落实好,许多农民工害怕自己的孩子又成为跟他们一样的“边缘人”。

像王德光这样在成都打工了20年依然租房住的农民工不在少数,虽然也存了一些钱,但是他还是无法负担城市里的房价。“房价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太高了,买不起,也住不起”。

2015年9月中下旬,四川省统计局在省内部分地区开展了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现状问卷调查表明,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在市民化意愿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半数以上进城务工人员不愿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省内中等城市是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城镇的首选地,进城务工人员对用农村宅基地或土地承包权换取城市住房存在较大分歧,半数以上进城务工人员愿将农村医、社保转换为城镇医、社保。

据调查,基本住房保障是进城务工人员最希望享有的市民化待遇。调查显示,在被问及“您认为进城务工人员要享有本地市民同等待遇,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是什么?”选择居前三位的依次是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和子女义务教育,占比分别为50.9%、42.2%和37.5%。医疗卫生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劳动技能培训和失业保险也受到较多的关注,选择占比在18.8%—28.7%。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四川省城镇化率44.9%,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54.77%。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还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还在艰难的推进之中。   
  
融入是一条漫长的路

1989 年,学者黄祖辉第一次提出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而一般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农民工不断融入城市生活、逐渐培养现代社会意识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整个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大批农民身份的人进入城市,劳动性质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于是学界将这一群人定义为“农民工”。这个词本是一个中性词,只是一个身份的表达,但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一方面充实了劳动力,特别是繁重劳动力,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问题的不断发生。因此逐渐地,农民工在城市出现被“边缘化”的倾向。

在成都市新空间青少年发展中心,记者见到了豆豆。他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来到成都,面对这座陌生的城市,豆豆感到很无助:这里没有熟悉的老师和朋友,也没有熟悉的乡间小路……这种陌生感让他越来越沉默和自卑。新空间的志愿者们想方设法让他参与到和同学的互动中,但一次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他们都不喜欢我,我为什么要加入他们?”豆豆问的这句话令志愿者至今记忆深刻。

除了物质层面平等的获得感,绝大多数农民工还希望得到心理层面的平等感。“被歧视”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感受最深的一点。记者曾在公交车上观察到这样的情况,年龄较大的农民工上车后,几乎没有人给他们让座,不少农民工如果乘坐公交车都是选择站而不是坐。一些乘坐公交车的市民认为:他们是农民工,所以自己没有义务给他们让座。

农民工维权机构也是随着农民工进城后日益兴起的一个组织。由于农民工很多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在遇到被拖欠工资、恶意辞退等情况时,无处讨要说法。要不然就演变成爬上高楼要跳楼的悲剧,要不然就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农民工要真正实现市民化的过程是不易的,虽然来到了城市,却依然被城市人对他们的固有印象所钳制。
   
市民化进程再提速

王德光想回到老家去,一方面有对老家的思念,另一方面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认为自己在城市里已没什么生存空间了。王德光所谓的生存空间就是指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在建筑工地上也干得越来越吃力,又没有其他的技术,不能赚到钱,在这个一出门就得消费的城市,他确实吃不消。同时,这么多年的城市打拼,他的获得感其实并不多,他更像是城市中的过客。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在北京约有1/3的常住人口没有北京户籍,因此不能全面享受教育、医疗等多面的服务。面对人口的大规模迁徙,政府的财力上显然是有一定的压力和负担。

“提升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其实需要三方面共同作用。”黄晓东告诉记者,政府必须要有所作为,在医疗、就业、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对农民工全覆盖,保证社会的基本公平;而城市中的市民需要尊重农民工的劳动成果和利益诉求;农民工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和技能。只有这三方面都努力了,才能真正完成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

农民工市民化并不是说让所有农村人都进入到大城市工作安居,而更多的是发展特大城市、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型城镇规模。像王德光这样的农民工,就算回到老家也不会再从事有关农田劳作了。对于这批返乡的人,四川省大力开展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既能回到家乡照顾亲人又能够挣到钱。从省人社厅到各地市州的人社局,不定期的都会对回乡的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化培训,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尽早地完成转变。

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核心有两条:严格控制成都市人口规模,成都市改进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市(州)居住半年以上的,可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享受多项权利。

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使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再一次提速,在城市里,还有很多像王德光和他儿子一样的老农民工和新农民工,他们的未来到底是怎样?城市能够真正容纳下他们吗?(责编:李静) 

边栏:链接

2015年4月颁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落户:认为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为前提条件,全面放开除成都市外的城市城镇落户限制,促进农民工进城落户,享受同等市民权益。

教育: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入学。

社保:确保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随用人单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鼓励其他灵活就业的农民工自愿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

住房:建立健全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对在城镇稳定就业并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按城镇户籍居民同等准入条件、同等审核流程、同等保障标准申请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逐步实现农民工住房保障常态化。

编辑:黄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