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在扶贫一线锻炼成长(总第274期)
2015-09-30 11:25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因地制宜制定措施,构建学习交流平台,确保安排部署落地见效,让“第一书记”到村工作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文/本刊记者  余 娜

“这次被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感谢组织给我提供了一次锻炼成长的好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负众望。”在旌阳区召开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动员会后,从旌阳区林业局选派到黄许镇双原村任“第一书记”的郭义颇有感触地说。

没有城市宽敞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没有招之即来的出租车,只有弯曲的田间小道和无垠的土地。当前,我省各地派驻的“第一书记”扎根农村、贴近生活,他们将自己的城市模式切换为农村基层模式。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切实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集体经济、为民服务等事业发展进步。同时,从机关走进基层,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广袤的田间地头也成为“第一书记”进步成长的大舞台。

“权力清单”赋权  激励保障创业

“第一书记”驻村做哪些事?在“第一书记”上任之前,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措施,确保安排部署落地见效,增强其做好工作的信心,赋予其权责,激发其活力,保证“第一书记”到村工作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眉山市为“第一书记”开出了“权力清单”,给予“第一书记”统领扶贫攻坚的实权。“权力清单”明确“第一书记”9项权力,特别是着眼资金、项目、人力等扶贫攻坚关键要素,重点赋予“第一书记”4项实权,其中包括整合村级相关资金的权力、申报和安排扶贫项目的权力、调配扶贫力量的权力和决策扶贫事务的权力。

“2015年20户60人脱贫,2016年32户68人脱贫、整村脱贫‘摘帽’。”青神县委办干部、白果乡罗湾村“第一书记”邵茂桓在全县“第一书记”集中培训后,把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目标责任书的核心内容牢牢记在心中。

“严规扶真贫、真脱贫,全脱产在村上工作,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自己一定会有提高和收获。”眉山市林业局主任科员、青神县瑞峰镇尖山村“第一书记”彭波说。

我省各地出台的制度措施不仅为“第一书记”指引方向,更为“第一书记”驻村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德阳市工商局旌阳分局派驻到中江县桃花店村的“第一书记”曾春刚向组织递交了他在村上第一年工作的“十项承诺”。其中一项是“解决村组断头路”的难题,他所在单位德阳市工商局已经召开了党委会,为他提供了8万元的资金支持。

今年,德阳市出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试行)》,从职责定位、工作要求、日常管理、工作纪律、考核奖惩、保障措施等方面为“第一书记”提供了工作框架和标准。其中就要求“第一书记”年初根据本村年度目标任务,提出不少于十项承诺事项,由村党组织对其承诺事项进行审核把关,并报乡镇党委备案。“第一书记”践行“十项承诺”的背后,还有所在单位、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

“与传统的挂职不同,作为村里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兑现每年的年度承诺,又要交出一份任期答卷,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黄许镇双原村“第一书记”郭义表示,严格的制度和考评使自己既觉得压力很大,又给了自己很大的动力。
    
搭建学习平台  强化实用真招

“发的这些内容,供‘第一书记’们参考,便于大家创造性开展工作。”在泸定县“壮志奔小康”微信群上,县委书记、组织部长随时关注群内动态,提出指导意见,发送学习链接到群内供群成员学习,根据群内成员对话和交流情况,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随时提出指导意见。

为拓宽泸定县“第一书记”成长平台,县委书记亲自指导成立了“壮志奔小康”微信群,将3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农林水等职能部门、受援乡镇及驻村工作组成员加入该群,探索出学习在微信、交流在微信、直播在微信的“微管理”模式,随时指导督导,促使“第一书记”不断学习提升能力。

8月26日,中江县开展了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参与培训的千名基层党组织书记中还有一群“不同的书记”——256名市、县选派的“第一书记”。

“为我们讲课的有县委书记,省委、市委党校老师以及村镇致富能人。同时,还组织产业园区负责人为我们面对面进行培训,参加这次培训让我更系统地掌握了农村基层工作要领和丰富内涵,真是受益匪浅。”中江县地税局干部、继光镇白寨村“第一书记”戴雨村告诉记者。

当前,我省各地纷纷出实招,为“第一书记”打造成长平台,精心组织各类专题教育,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农村法规政策、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农村改革、扶贫开发等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其推动经济发展、带领脱贫致富的能力与水平,助推“第一书记”在农村扶贫一线成长成才。

“昨天我们刚结束了一场实地培训,走访了三个村(社区),学习到很多实用的工作方法。”桃花店村“第一书记”曾春说,鉴于目前桃花店村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他现学现用,通过交心谈心、以心换心的方式,激发村里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目前班子凝聚力正在增强,“下一步,通过村党组织带领发展村集体经济,相信我们也能像先进村一样发展好。”他对此信心满满。
    
在挑战中提升自我

在入驻白寨村之前,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戴雨村从来没有过农村体验和基层经验。为了做好“第一书记”工作,他每天开车到镇上,然后再骑5公里自行车到村上走访群众,短短数日,继光镇党委书记李金勇向群众询问“第一书记”情况时,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小伙子可以,做事踏实!”

“上次在市上开会,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一位领导说,‘能够当好一名村支书,其他工作也都能做好了!’”戴雨村告诉记者,以前在机关是按照条条框框来做事,现在不同,需要主动作为、随机应变,做事需要思考更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事,怎么才能做好。“每天晚上睡觉都要考虑村上的工作,感觉充满挑战又非常充实,农村是个锻炼人的大舞台。”

“作为‘第一书记’,我会始终保持工作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集凤镇何家山村“第一书记”曾俊力说,“既要当好学生又要当好老师,学习老村干部们处理农村工作的方法;同时也要通过自身努力,对老村干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新老书记共同进步,努力成为一个村民信得过的‘第一书记’。”
当前,四川还有一大批像戴雨村这样的“第一书记”,他们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思考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成熟成长。

责任编辑:史瑞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