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抓好农村精神文明 助推精准扶贫攻坚(总第274期)
2015-09-30 11:07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文/王华蓉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吹响了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进军号角。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省委提出的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应勇于担当、准确定位,着力在推动精准扶贫攻坚决战中奋发有为。

贯穿一条红线,全面落实“四好”目标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是贯穿整个工作的一条红线。只有立足农村的实际,抓住农民的特点,做到教育先行、宣传先行,让24字深入农民内心,才能才能引导农民群众理解、践行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农民的好习惯,村里的好风气,就是农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和要求,也赋予了精准扶贫工作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可以通过完善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来推动实施,而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需要长期的引导和教育,需要从细节入手,从规范抓起,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柴禾咋个堆放,人畜粪便如何处理,院坝怎样收拾,这些看似简单的农家私事,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去认真思考,逐村逐户引导规范。

做实两个载体,建设幸福美丽文明新村。建设美丽乡村,是中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扶贫攻坚工作中提升农民素质,发展农业产业,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活动载体;文明村镇创建,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品牌,在乡风民风建设中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两项活动载体的开展对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和教育引导上,都认“眼见为实”这个理。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明村镇创建中,要通过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习惯。突出典型示范性,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子女以及乡贤能人的评选表彰,把好人好事找出来。采取最具乡土气息的坝坝会、大喇叭、功德榜、好人榜等形式进行宣传,传播身边正能量,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着力两个重点,推进生产生活同步改善。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点,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是文明新村的重要标志。要抓住扶贫攻坚中涉农涉贫资金加大投入的机遇,大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一建三改”科学整治脏乱差,切实解决垃圾乱倒、禽畜乱跑、污水乱流等现象,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乡风文明的培育,要从村规民约共同讨论制订做起,从好家风好家训的传承展示做起。通过定村规民约,晒家风家训等形式,通过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发组织,引导农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树立文明新风,使农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与“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同步实现;使文明村镇的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产业美的标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普遍追求;使一个个美丽新村成为农村全面小康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作者系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