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孵化人才 铺路创业(总第273期)
2015-09-06 15:5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科研面对着冰冷仪器,创业面临着困顿瓶颈,但在孵化器的包裹下,创业者们感受到最有温度的支持

文本刊记者 冯雅可

炎夏午后,在小清新的休闲厅喝一杯冰咖啡,与志趣相投的同龄人来一次思想的碰撞,小憩片刻,再带着梦想各自奔忙……在广汉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

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建院、校、企、园四方共建共享的产业孵化平台体系,为在孵企业尽可能提供舒适的创业环境,以及贴心的政策服务,已经成为该中心的常态。这也是广汉高新区在探索全省产业园区党建工作试点中引以为傲之处。
   
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

走进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展示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培训中心、活动室、文化交流休闲吧、公共食堂、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加上配备的道路监控、公用电话、极速光纤和人才公寓,俨然一个大型社区。

“在孵化器里,你只需要全力创业,其他的就交给我们。”广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任建平介绍,服务中心目前拥有石油天然气装备、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五大产业方向的在孵企业108家,其中有大学生创业企业(项目)18家。孵化器在人才培育,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三年孵化期内,他们不但能获得资金上的扶持与优惠,更能享受高新区搭建的院、校、企、园四方合作发展平台。目前,孵化器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并依托省内多家院校科教资源,共建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开通了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

孵化器还成立了“大学生人才联盟”,开展“创客微故事”、“创业T型台”等系列活动,并引进创投公司参与,提供场地、导师、金融等项目扶持。针对创业期没有专业力量进行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市场营销、投资融资、对外合作、法律咨询等,提供相关帮助。

在“引领大众创业,助推万众创新”的理念下,大学生可以得到实习锻炼的机会,积累工作经验,为正式就业打下铺垫;企业通过引进大学生实习和就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也为地方区域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提升了园区科技创新活力。

“孵化器为我们广通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和交流平台,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并积累了许多经验,避免了盲目创业。在企业得到孵化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些有创业激情的人也得到了‘孵化’。”大学生创业者刘宇肯定地说。
   
给力小微企业发展

“物尽其用才能提升服务的‘附加值’,让孵化器发挥最大作用。”在任建平看来,服务可大可小,帮人才公寓打理卫生是服务,为企业招商引资也是服务。广受孵化企业认可的,是服务中心规范、负责的态度。

这源于广汉高新区在党建试点探索中,建立的一套有效发展运行构架,为确保试点工作的推进,建立了以园区党工委为主体,组织、经信、科技等部门参与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具体实施,园区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园区分管党工委委员是具体责任人,其他小组成员落实“一岗双责”。

目前,中心有7名专职管理人员,5个内设机构,并设有油气专利联盟、产业联盟服务办公室、创业导师服务办公室及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办公室等衍生服务办公室,引驻各类中介机构10家。服务中心还与中石油下属采气院、钻采院、安检院以及上之登、福立盟、中科达等院所企业共建技术服务平台;与德阳质检所共建技术标准查询平台。为规范制度体系,服务中心先后制定了中心管理办法、员工守则等9项内部管理制度,种子资金管理办法、入驻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等16项服务管理制度。

在整套体系运作与监督下,所有入驻企业都有专人对接,为企业提供资金、市场、技术、培训、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还有创业导师对企业进行专业指导,并提供注册手续办理、咨询代理、资金保障、人才服务、产品检测、创业促进、文化创意等服务。

80后创业青年李成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他与两个同伴在2009年开始创业之路,饱尝了创业的艰辛与磨难,自2012年与高新区建立了联系后,园区在政策扶持与资金项目等方面,对他们给予了极大帮助,“2014年初孵化器正式成立,我们第一个搬了进来。”李成说,孵化器不仅是温床,更是助推器,能帮助他们这样默默无闻的小微企业逐渐打响知名度。

“公司以前规模小,没名气,想招聘一个大学生很难,即使来了也留不住。”如今,李成三人创建的东宇公司已经有45名员工,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就在采访当天,李成刚从招聘现场回到公司,“投简历的人很多,我们接下来要认真筛选。”从无人可招到择人而用,发生在东宇公司身上的变化,也许能说明孵化器对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的重要意义。
   
体验有温度的孵化 

如果说对创业者无条件的支持是孵化器的职责,那么为高新区留住人才便是孵化器的使命。广汉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目前,广汉高新区拥有硕博人才621人,国家和省级专家、学术带头人20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研发、工程技术人员占到总从业人员比重的22.5%。“借力此次全省产业园区党建工作试点,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人才队伍建设和院校企园共建共享产业孵化平台体系的完善,深化与成都等地的大专院校对接,同时利用好各项引智平台,力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广汉落户安家。”广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冯世伟表示。

“非亲非故,他们还大老远到机场来迎接,真是太热心了。”两个月前入驻的翟立新压根没想到,在自己50岁做出的创业决定,让他与广汉高新区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翟立新是青岛人,曾是海军潜艇学院航海观通系的教员,去年决定离开学院独自创业,他先后考察了不少城市的高新区,最终选择在广汉发展事业。“这里的人都很热情、朴实,让人感觉很温馨,没有背井离乡的感觉。”他毅然带着妻儿来到广汉,还特意为公司取了跟广汉有关的名字——汉星航通。

尽管创业刚起步,但对于广汉高新区来说,翟立新却是个不能放弃的人才。他正在筹备将自己在军事领域研发出的技术,运用到民用产品中,这也许意味着,同类产品经他之手后,会创造出更精准、更高效的价值。

据了解,广汉高新区建立了一系列人才保障机制,在人才引进上“毫不手软”,特设“人才服务绿卡”,持卡者在科研经费、工作场所、住房、落户、医疗、子女入学等一系列方面享受便捷服务,构建“政策、服务、生活”三位一体的园区留才体系,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

“以后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们随叫随到!”任建平没有一点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的架子,这让翟立新很感动。对于现状,他很满意,“四楼办公,十楼住家,上下几层楼多方便啊。窗户外面还有个新修的幼儿园,我小儿子有地儿读书了。”

责任编辑:史瑞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