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扶贫理当“精耕细作”(总第271期)
2015-07-03 10:12
李英锋

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

扶贫之所以难以开花结果,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或部门的扶贫方式过于粗放。有些扶贫单位习惯于行政主导,确定扶贫项目时想当然、拍脑门,盲目地让贫困户种这个、养那个,以至于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切合实际;有些单位习惯于简单僵硬地平均分配扶贫资金或物资,以为把扶贫资金、物资发到贫困户手中就完成了任务;有些缺乏扶贫长远规划,只注重在初期发展扩大项目的规模,不注重在发展过程中的扶持和服务。    

扶贫必须要“精耕细作”,不可“粗耕滥作”。扶贫“精耕细作”有如下要领:加强精神扶贫,利用开办培训班、手把手示范、大户带动、能人引导等方式增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意愿,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素质和能力;在确定扶贫项目时开展科学的调查研究,充分征集民意,找准贫困的病灶,使扶贫项目对症;摒弃短线扶贫意识,养成长线扶贫思维,坚持“全过程”扶贫、“全天候”扶贫;监督部门要不断优化对扶贫工作的考核措施,从注重考核“发”了多少向注重考核“收”了多少转变,用科学有效的考核来引导扶贫工作,来倒逼扶贫工作健康运转。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甘肃、陕西、四川、广西、贵州等多地都推出了精准扶贫的方案,希望有关扶贫部门能够用责任心和执行力让这些精准扶贫方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精准地解决问题,释放利好,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编辑:黄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