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第一书记” 第一担当 (总第270期)
2015-06-10 16:31

理清思路凝聚力量,扑下身子带领群众真抓实干,“第一书记”挑起了引领后进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带领群众脱困致富的大梁

文  本刊记者   陈 晖

2015年4月24日,得知自己将被下派到牛石镇邓坪村担任“第一书记”,沙湾区牛石镇党政办干部李建乐一晚上都没有睡着。

“我有些担心。”28岁的李建乐认为,自己虽然于2013年底经过双向选择成为联系邓坪村的村干部,为村上做过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毕竟在村里工作的时间太短。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斗争,李建乐决定珍惜这个机会。经过培训,4月28日,李建乐全脱产担任了邓坪村的“第一书记”。

全脱产的“第一书记”

“之所以是全脱产,是我们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选派‘第一书记’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升级版’,比如选派干部还承担着派员单位的工作,担子过重;有的选派干部借口两头工作都要兼顾,结果两头工作都不扎实。”乐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登廷解释说,“针对这种情况,根据省、市开展新一轮‘三分类三升级’行动的相关要求,决定选派一批优秀机关年轻后备干部全脱产到后进村(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全面工作。”

5月6日下午,见到履新一周的李建乐,说到目前的新角色,他坦言压力大,但一说起在邓坪村开展的工作,有点腼腆的他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思路清晰,有条有理:“邓坪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全村7个组虽全部通了公路,但邓坪村二组、三组约4公里组道仍为碎石路,一、二、六组与三、四、五、七组之间因被大溪沟所隔断,严重造成村民出行不便。这些情况我都很熟悉,所以4月28日我一来,就首先启动了构建全村公路环线路网的项目,力争在2017年前达到‘组组通水泥公路,户户通硬化便道’的目标。”

针对全村当前劳动力不足的具体困难,李建乐鼓励村民流转土地,增加务工收入。“下一步将以专合组织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魔芋种植面积。同时在4个组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林、中药材种植。”

对于李建乐制定的发展战略,邓坪村原支书、现任副书记的何义熊深有体会,“我们村之所以是后进村,就是产业没有发展好,这是我的责任。李书记我们都熟悉,他干工作很深入很细致,因此,我完全拥护组织的决定,配合好李书记的工作。”

包括李建乐在内的14名“第一书记”拉开了今年沙湾区整改提升后进村党组织的序幕。

把后进的帽子甩掉

没想到铜茨乡安池村竟然有两名“第一书记”!

“2013年以前,地处铜街子电站核心地带的安池村是沙湾区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子,经济发展滞后。安池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后进村。”牛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志介绍说。

2013年,移民整村推进项目在安池村实施。“为了推动工作的开展,区委组织部下派铜茨乡派出所所长杨佳到安池村担任‘第一书记’。由于安池村‘两委’班子存在矛盾,工作推进缓慢,2014年铜茨乡下派党委委员梁大友到安池村担任‘第一书记’,主持日常工作。”沙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罗勇说。

两名“第一书记”到任后,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工作上推诿扯皮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当时用了3个月时间整顿作风,坚持村务公开公正原则,解决了班子不团结的问题。”杨佳说。

“主要责任在我,我当了20多年的书记,思想还是落后,觉悟不高。由于村上条件差,我总是得过且过,导致全村经济收入低,2012年底,人均纯收入也就2800元。我还在外单位兼职,工作也没心思干。”安池村党支部书记潘侣彬说起过去,很是后悔,“当时对我的处理是扣了半年工资。”

结合本村实际,两位“第一书记”紧紧抓住移民整村连片推进项目建设这一机遇,千方百计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通过协调有关部门,硬化了通村公路,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风貌塑造及危房改造103户,解决了群众住房难问题;新建幼儿园一座,解决了幼儿上学难的问题;新建蓄水池13口,安装饮水管网3万米,解决了全村安全饮水的问题。

“我本来就在基层,像安池村这种移民村整顿很不容易。”梁大友体会很深。两位“第一书记”又一鼓作气,建成出口蔬菜基地300亩,成立铜湖果蔬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协会”的形式发展出口蔬菜种植。

“我们的品种是罗勒。罗勒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芳香植物,一亩纯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此外,还有欧芹,一亩的纯收入也能达到1万元。”现在的潘侣彬说起村里的发展头头是道。

通过努力安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池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9800元。2014年,安池村获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称号,并被评为省级优美村庄。

科学下派  注重实效

后进村党组织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三类,包括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工作缺乏动力;村党组织无力化解村民的矛盾纠纷;村党组织领导发展当地经济的能力不足。

广安市委组织部对此有针对性地下派“第一书记”进村整顿帮扶,对于班子不团结、工作缺乏动力的,就选派组织、人事、民政等部门的同志任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对矛盾纠纷多的村子选调政法、司法、信访等部门的同志任职“第一书记”;对经济发展滞后的村就选派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同志任职。

数据显示,仅在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省“第一书记”就帮助帮扶村制定发展规划7000多个,新上一批致富项目,化解矛盾纠纷两万余起,办好事实事2.3万多件,一批“干群紧张村”变为“干群融洽村”,产业落后村变为产业示范村,夯实了后进村发展的基础。

在今年“三分类三升级”行动中,为使“第一书记”起到实质性作用,全省一方面给“第一书记”以压力,要求“第一书记”真正沉到村子里。另一方面,各地都给“第一书记”一定的资金或项目,帮助“第一书记”到后进村后站住脚、办好事。

3月15日,古蔺县为整顿全县后进村党组织选派的25名县乡优秀机关年轻干部全部到岗。在赴任之前,县委组织部还与“第一书记”签订了《后进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目标责任书》。“第一书记”将根据目标责任书,对症下药抓好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

“选派的干部到村任职期间,各县(市、区)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3万元的标准保障干部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交通、住宿、联系服务群众等。”罗勇说,沙湾区也同样重视“第一书记”的工作保障,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制定项目、资金等倾斜政策,对“第一书记”任职的村实行项目、资金倾斜。

沙湾区在整顿后进基层党组织中,对下派的“第一书记”,在考核中取得优秀将及时提拔使用。“通过下派‘第一书记’,不仅在后进党组织中挑起了大梁,促进其尽快转化升级,改变农村发展面貌,同时还激发了机关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沙湾区委组织部长陈红军说,现在许多机关干部主动要求下派,表示不改变后进面貌不回来。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