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工作队走进贫困户的家(总第270期)
2015-06-10 15:29

文/李 键   谢璋湖

正值插秧时节,宣汉县明月乡平等村廖铁笙老人正为家里无人插秧的事情着急。4月23日,由副乡长任登辉带队的定点对口扶贫工作队来到廖铁笙家的田里,队员们挽起衣袖和裤腿,帮助老人将家里几亩田插满了秧苗。

今年,宣汉县委出台扶贫开发精准减贫工作规划,提出了“干部扶贫到村到户、基础设施改善到村到户、增收项目到村到户”等“十三条”硬措施。一个多月来,全县658名党员干部组成211个定点对口扶贫工作队,深入全县211个村、1260多个组,访民情问民意,竭尽所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倾心助力发展产业,让群众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赏。

“连心卡”联民:便民零距离

自从定点对口扶贫平等村后,来自县委组织部的干部杨鑫和乡上的4名驻村干部一直没有闲着。他们每天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和村民聊家长里短,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并详细记录在院坝服务民情日记里。

“我们目前的首要工作是建好村民致富档案,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杨鑫是定点对口扶贫工作队唯一的“外来户”,虽然联系平等村时间不长,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已走访4个组的30多户贫困家庭。

走访过程中,干部们把早已准备好的“民情连心卡”发到群众手中,通过一张小小的卡片架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我们希望群众拿到‘连心卡’后,有疑问或困难都能给我们打电话,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我们就在身边。”工作队队长任登辉说,不管是村民来电或者来访,他们都会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绝不让群众失望。

“菜单式”服务:利民无盲点

“赵老师,太感谢你了,我一直搞不明白地里种出的桃子为什么没甜味,今天通过你的培训终于明白了,以后就按你教的去做,减少氮肥,增加钾肥、磷肥的使用量……”4月26日上午,听了县农广校技术员赵益翠的现场授课,大成镇回龙村村民孙陶先连声致谢。

为给村民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当天上午,赵益翠一早就来到村里,给村民授课,实地讲解大家遇到的果蔬种植技术难题。

“虽然赵老师定点对口扶贫我们村才一个多月,但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除了传授农业技术外,她还主动为村民联系农资供应、果蔬销售、产品包装等事项,考虑得十分周全。”回龙村支部书记李治怀感慨地说。

工作队的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特长,发挥部门优势,协调相关部门,全方位为群众提供生活资讯、生产物资代购、惠民政策、市场供需等帮助,实现了群众按需“点单”,干部用心“上菜”的格局。

“寻穷根”施策:富民精准化

“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通过走访调研分析,对寻找出来的致贫‘穷根’和发展‘症结’,大家要开动脑筋,主动作为,为群众致富找门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的目标。”樊哙镇副镇长王刚说。

他带领的工作队调研时发现樊哙镇土溪村通往一、二、三组的路还未硬化,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工作队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建设资金,力争尽快启动道路硬化工程。“只要争取成功,土溪村便可实现全面通水泥路的目标了。”王刚介绍说,除了争取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他们还在筹划帮助村里建设300亩优质水稻、200亩高产玉米产业基地,开办禽畜养殖技术培训班等。在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和帮助他们发展烤烟、中药材、果林等特色产业,让群众增收致富,同步小康。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