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白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廖禄军牢记初心使命、扎根基层一线、主动担当作为、精准发力攻坚,用实际行动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奉献的无私情怀。
在大凉山深处越西县板桥乡大岩村的山凹里,有一块不大的平地,一座存栏量可达300头的养猪场坐落于此。而这座养猪场正是德阳市旌阳区援彝干部钟守勇到任该村第一书记后,选择在这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宝地。
近年来,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全村的整体人居环境和生活状态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扬嘉村也成功通过“省级四好村”考核。
“小彭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人,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民心。现在,村民遇事都愿意找彭圣洲商量,找村干部反映。干部有劲头,群众有盼头,全村上下一股劲,齐心协力奔小康。
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舍生忘死的动人事迹,他是在用朴实和无悔书写着自己对富兴村村民的热爱,他用脚步丈量着富兴村每一寸土地。
“要把群众当亲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盼群众之所盼。”这是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松柏村第一书记魏明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驻村帮扶始终不变的承诺。
大家都说,杨书记是村里的贴心人。
“苦乐同行,风雨兼程。”驻村这条路,我还将走下去,我要做的,是继续沉下心驻、捧着心帮,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虽说那年只在村里干了四个月,但每每回想,第一书记的承载担当仍历历在目。
一天挣100多元,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都算不上什么难事,但对岳池县天平镇金龟桥村的贫困村民来说,曾经是一个梦想。付静的到来,让村民的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周似会却真心热爱这份工作,愿意放弃其他机会,扎根在收不到快递也看不见咖啡馆的田地,审视现状、融入乡村。
三年来,郝益按照“法治+”扶贫的思路走村串户访民情,扑身促膝解民忧,坚决守住平安这道防线,为李家村的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我在扶贫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既然来了,就不能成为一个过客,我要和大家一起创造,走好路、吃好水、过上好日子……”
一年多里,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发展产业、打通断头路、改善村居环境,踏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
如今,这个曾经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软弱涣散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村上的各项制度完善了、群众到村上办事方便了、租地矛盾纠纷化解了……“王书记是来给我们办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