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扎根群众心间的“农民教授”
2022-09-06 14:0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人物名片
马均,男,59岁,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亲切随和,儒雅中带着几分农民的质朴,这是记者见到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的第一印象。即便是暑假,马均依旧忙碌:去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水稻丰收现场实测稻谷质量、产量数据;到郫都区参加“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研讨会”,并作发言报告;前往四川省教育厅录制《开学第一课》……

从事教学和水稻栽培科研工作35年来,马均一直奔走在课堂、稻田、实验室之间。采访中,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和那片水稻田的故事。

马均(右一)指导学生做实验。
马均(中)把科研育人工作带到田间地头。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有一栋20世纪90年代的老楼,这栋不起眼的建筑记录着水稻研究所的历史,也是马均平时的办公地点。尽管学校有新的办公室,但他却更喜欢在老楼里办公,“这里虽然稍微偏一点,但很安静,新的办公室要留给年轻人用。”8月25日,在办公室里,马均讲起他与水稻结缘的故事。

1980年,马均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在读本科期间,马均就对水稻栽培产生了兴趣,“我觉得栽培和其他学科交叉较多、灵活性强。”1984年,马均考研时便选择了水稻栽 培专业,师从水稻栽培专家孙晓辉教授。“当时农学两个班共60个人,只考上了3个研究生。”1987年,马均研究生毕业留校,从此踏上了教书育人、水稻栽培研究之路。

在读博士时,马均成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弟子,但他依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作物栽培学上。“那时候育种是更热门的方向,但周院士和孙教授告诉我,我们不能光搞育种,还要搞栽培。一方面,水稻研究所不能缺栽培;另一方面,要挖掘高产优良品种的潜力,还必须要靠栽培。当时,周院士还联系扬州大学水稻栽培的老师对我进行联合培养。”马均回忆说,“周院士和孙教授对我帮助很大,他们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受用一生。”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做人。”在马均看来,导师一定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除了做他们学业的导师,还要做他们人生的导师。“做学问,首先要有好的人品和德行;搞研究,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马均经常对学生讲的一句话,也是他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马教授做事仔细且较真,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把它做完做好。”王贺正是马均带的博士研究生,他对马均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有体会,“无论多忙,他都要亲自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大到实验设计,小到格式、标点都会一一批阅、修改。”

学生对专业感到困惑时,他循循善诱,鼓舞勉励;学生生活遇到困难时,他竭尽全力帮助解决问题……说起马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水稻栽培研究专业的学生有说不完的话。在王贺正心里,马均是严师,亦是慈父。当年,王贺正到四川农业大学读博时,妻子没工作,没有当地户口,孩子读书也很困难。马均了解到情况后,四处张罗帮忙联系工作、联系学校,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如今,王贺正已成长为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副院长。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眼下正值水稻收获季节,田野间金黄一片。8月20日,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一台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忙碌作业,隆隆的机鸣声在田间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水稻品种‘晶两优534’实收面积1.69亩,按照13.5%的水分含量计算,实际亩产达到780.2公斤。”听完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现场实测的产量数据,在现场观察稻谷质量的马均一下子放松了,“总书记十分关心我们的水稻产量情况,我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植株长得好不好、穗数多不多、穗子大不大……水稻的这些特性必须到田间地头观察。”从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巴蜀大地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马均的足迹,尤其是从水稻播种到收割的季节,马均都会带领团队、带着学生跑到水稻田里,记录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

“这是水稻栽培专业的特性决定的。”马均说,农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作为水稻栽培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如果脚上没有点泥土,一定是不合格的。“因为书本里种不出水稻,实验室里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田间地头才能种出水稻。”

2003年,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依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专项等项目,在永丰村建立了核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如今,该基地已是全省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为科技成果熟化进行二次验证改进的场所)。

“以前我们在学校研究,现在我们在基地研究。”马均说,所有的农业技术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基地建在这里,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都在这里,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从研究到生产应用上的中间环节,研究成果也可迅速运用于生产,“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老师教育我的,我现在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学生。”

“马均对工作抓得非常细,从水稻播种、移栽,到水肥管理、田间管理,每一个阶段他都亲力亲为。他还常常把田间地头当课堂,把稻株当教材,带领年轻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一起,深入到稻田一线,看苗情、看长势长相、看病虫草情,实地观察高产水稻生长发育规律,现场讲解水稻生长特点,共同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水稻栽培研究团队成员杨志远副教授介绍,这些年,从这片基地里先后走出去4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现在他们都在从事水稻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成了各自领域的骨干、专家。

四川农业大学指导种植的水稻奏响了丰收乐章。供图 / 崇州市融媒体中心

“做有温度的教育者”

“马教授,我把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的照片加装了相框,给您寄过来了……”前不久,马均接到永丰村一名种粮大户的电话后,内心满是感动,温暖之情,久久不散。

事虽小,情可贵。真情的背后,与马均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有关。

农村走出来的马均对农民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也十分了解农民看天吃饭的艰辛,早在与水稻结缘的时候,马均就决心做个有温度的教育者,把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提高其生产积极性作为研究方向之一。

“才施这么一点肥,会不会影响产量?”“这些机器那么贵,到底有多大作用?”……马均回忆说:“刚开始在眉山开展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时,感受到的是农民的怀疑和不信任。”

面对质疑,马均用行动作答。每到农事各个关键时间节点,他都会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确保农民有问题能及时解决。特别是在水稻关键生育期,他每天要在田里待10 多个小时。经年累月在田间地头工作,马均的皮肤变得黝黑,村民们都笑言:“走到街上根本看不出是个教授,完全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外表越来越像农民,内心也与农民越来越贴近。现在,每当马均和团队去眉山时,总会有种粮大户邀请他们到田地里去看一看,甚至盛情挽留他们吃一顿经他指导种出来的农家饭。农民们的朴实真挚感染着马均,在他眼里,专家与农户是因为这片土地而联结在一起的“贴心朋友”,共同助力着水稻科研工作的推广,“现在我们推广新技术,他们都乐意接受,非常支持。”

种粮大户王元威与马均合作了20年,从300亩种到3000多亩。尽管前些年粮价比较低迷,他仍然坚持种粮。“我们很信任马教授,他给了我们很大的技术支持,加上全程机械化,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保障。”

为了提高种粮大户的积极性,马均所在的团队还与当地政府合作,每年举办水稻“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竞赛活动,从品质、产量、效益、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评比,最高能获得上万元的奖金。第一届只有24户参加,到今年第七届已有200余户参加。

“我还向总书记汇报了这个生产竞赛活动,总书记当时还追问,活动有哪些人参与。”谈及此事,马均的思绪回到了6月8日那天,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核心区示范的水稻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的情景。

马均告诉记者,当看到总书记乘坐的车开进村子,他既激动又紧张。但与总书记交谈之后,他紧张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总书记笑眯眯地看着我,一点架子都没有,十分亲切,向他汇报就像聊天一样。”

“总书记肯定了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努力和贡献,这让我备受感动和鼓舞。”马均表示,下一步,他和团队将在“优质、高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高效”,在全程机械化、绿色栽培、安全生产等方向上攻坚克难,解决农业科学技术从实验室、试验田到农民大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稻谷有根,深扎泥土。一生与水稻打交道的马均,已然将他的“根”深埋进莘莘学子和农民乡亲的心里。(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责编/冯雅可)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