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把握新要求 奋进新征程 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2-07-21 17:37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 / 中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聚焦“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发展目标,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引领性、系统化、全方位部署,是全省科技工作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发展时期的行动指南和路径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我们要在加快创新驱动上聚力突破,通过打出“组合拳”,求出“最优解”,跑出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度”,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动力”。

深刻领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四川主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构建富有四川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支撑。四川是科教大省、军工大省,必须发挥创新资源富集的优势,把国家所需与四川所能结合起来,始终把科技创新这个“国之大者” 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练就更多“独门绝技”,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坚决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径选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强调,要锚定“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强力推动国家战略全面提速、整体成势。我们要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使命, 充分发挥战略牵引、政策推动和发展支撑作用,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推动国家战略加快落地落实。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形势下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 要依靠创新驱动塑造发展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我们要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准确把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坚定把“讲政治”作为科技创新的首要原则。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与四川科技创新实际结合起来,将“国之大者”与“省之要者”结合起来,将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坚定把领袖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四川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奋进力量、把领袖的殷殷嘱托转化为主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自觉行动、把领袖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美好现实。

坚定把“抓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科技支撑能力,引领产业向集群化、园区化、高端化发展,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动能。

坚定把“惠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乡村振兴、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文化体育、环境污染治理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为人民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更优的生活品质、更美的生活环境提供优质科技供给,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逸。

坚定把“保安全”作为科技创新的底线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从国家急迫需要和四川发展需求出发,持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四川实践,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卡脖子”技术,坚定打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主动仗”,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保障国家安全构筑在坚实可靠的科技创新堤坝之上。

全面落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

抓“体系”,即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推动在川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推进天府实验室实体运行,扎实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快创建高端航空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二是持之以恒强化基础研究,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探索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三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

抓“主体”,即加快培育各类创新主体。一是健全科技型领军企业成长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计划,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若干世界级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建立面向企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建设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开展“聚源兴川”行动。三是构建更加活跃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大力实施“天府科创贷”,加大创新创业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院士基金对重大创新项目和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抓“载体”,即加快夯实创新资源集聚载体。一是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成渝(兴隆湖) 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争取更多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落地实施,持续优化“一核四区”功能布局。二是高标准建设绵阳科技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军民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三是高质量建设国省级高新区,加快制定出台新形势下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强高新区科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高新区“招院引所”工作力度,切实发挥高新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支撑作用。

抓“体制”,即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四川行动。一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改革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和支持机制,推行“揭榜制”“赛马制”“定向委托”等制度,持续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二是深化创新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优化科技英才培养计划实施机制,大力培养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建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深化科技监督和科研诚信建设,全面加强科研诚信、科研伦理和作风学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创新生态。(责编/刘艳梅)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