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倾情绘就乡村振兴新“气象”
2022-07-19 11:01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图 / 本刊记者 黄薇

人物名片
任华阳,男,35 岁,现任德阳市中江县普兴镇山川村第一书记、德阳市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2022 年 6 月, 荣获全国气象部门 2022 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7月8日,天刚蒙蒙亮,德阳市中江县普兴镇山川村第一书记、德阳市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任华阳就开始编发高温预警短信:“山川村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午后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要特别注意老弱病幼人群的防暑降温工作……”自2021年8月驻村以来,每遇重大天气,任华阳都会及时将本地天气预警短信传到村上的微信群,提醒村民注意防范。

“前段时间农忙晒小麦,只要当天有雨,任书记一大早就会到我家门口来提醒,真的很贴心。他有空的时候还给我们讲解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在灾害来临之前如何防范等知识,尽可能帮助我们减少损失。”山川村村民张宇凤说。

从“观云测雨”到“走村下乡”,每次有工作任务,任华阳都冲在第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工作11年来,任华阳始终将这句话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任华阳(右)查看蜂糖李生长情况。

将专业知识与业务实际相结合

2011年7月,任华阳从四川轻化工大学(原四川理工学院)毕业后,考到德阳市气象局工作。之所以想加入气象部门,源于任华阳的童年经历。“小时候,家乡人民因缺少气象预报,只能看天出行、靠天耕作,在亲历了多次气象灾害后,我萌生了对气象科技的向往。”

进入气象局后,任华阳主要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气象服务不是简单地提醒阴晴冷暖,而是要利用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广大公众、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任华阳说,相较于其他部门,公共气象服务部门面广事杂,一端连着社会,一端连着气象局内各专业部门。

能否把社会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与业务实际相结合?带着思考,任华阳开始琢磨更适合社会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不久之后,德阳市气象局的业务范围逐渐拓展, 除了为有关部门和公众提供气象服务外,还为当地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油气工程建设等行业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

“之前觉得没必要定制气象服务,多亏了任华阳不断给我们科普,我们才下定决心定制。有了气象做‘参谋’,生产效益是乘风而上。”绵竹市九龙镇猕猴桃产业园负责人陈元汉很感激气象局为自己提供的定制化气象服务。

“看到没有受灾群众的伤亡报告,内心还是很欣慰。”任华阳回忆,2018年7月7日至11日,德阳全市普降 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当时,气象部门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提前进行了暴雨预测并向全市发布200万条预警信息,而这些精准的预报预警为德阳市委、市政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做纾困解难的带头人

2021年8月,德阳市委组织部启动新一轮驻村帮扶干部选派工作,任华阳第一时间“请战”。经市气象局党组推荐、市政府办公室综合考察,任华阳被选派至中江县普兴镇山川村担任第一书记。当问及为何选择驻村工作时,任华阳说:“我来自农村,熟悉农村工作环境,我想到基层去,到群众和组织需要的地方去献智出力。”

驻村不久,任华阳就碰上了难题。根据相关政策,山川村被确定为普兴镇“三变五社”改革试点村,要进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和农民变股东,成立资源、置业、旅游、劳务和土地合作社的“三变五社”改革。虽然村上有文件明确规定股权的量化细则,但任华阳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不少村民不理解。面对村民的各种疑问,任华阳总是耐心地解释答疑,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四次……最终,在任华阳带领下,原本预计要1个月才能完成的改革,仅用了不到1 个星期就完成了。

入户看望脱贫户、困难户群众50 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带头组织村民进行80余亩大豆和玉米复合种植、70余亩鱼塘水稻间种以及对100亩撂荒地进行开荒整治,保证饭碗牢牢端在村民自己手里;向县旅游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争取500余万元资金,扩建产业园区道路、改善村容村貌、新建蓄水池及配套管网……看着一个个规划落地落实,任华阳笑着说:“就是要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份份温暖关怀打动着村民的心,一件件民生小事赢得了群众信任。说起任华阳,山川村村民刘景联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他是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

2021年,山川村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德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全镇10个村(社区)年度目标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山川村党支部被德阳市委组织部评为“德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中江县委组织部部长田祯培评价:“任华阳把 ‘扶出好班子’作为第一责任,用心用情用力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让山川村村‘两委’班子干劲更足了,村民们信心也更强了。”(责编/陈贤凤)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