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以建好“三个一”为抓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07-11 16:4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安居组

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区委“1336”发展战略部署,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独具特色的沼气文化资源,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一支先锋队,扛起硬核担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强基层党组织是关键。一是组织联建唱“好戏”。以海龙村为核心,联同“两镇七村”跨镇跨村组建海龙联村党委,通过组织联建、队伍联育、产业联兴实现抱团发展。打破地域限制,与蓬溪县拱市联村成立全市首个跨区域乡村党建联盟,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党员先锋打头阵。鼓励党员发展产业,开展党员示范种植户、党员示范经营户等评比活动,带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村16名党员带头开餐饮、办民宿,发展产业项目17个。三是权力运行更规范。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班子成员公开做出“五不承诺”:资金不截留、盖章不收费、跑腿不要钱、不向群众开口要、不向企业伸手拿,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一个网红地,换来金山银山。聚焦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场景还原建设文化展廊、农耕文化馆、沼气博物馆等景点,形成特色“沉浸式复古游”产品,打造网红打卡地,开园至今吸引游客48.5万余人。一是组织驱动做大特色产业。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携手华西生态集团共建无废循环农业示范园,采取土地轮作模式,发展莲藕、大豆等主导产业3000余亩,打造“春种彩稻夏观景、冬种油菜春赏花”的多彩田园特色农业带。二是能人带动打造创业走廊。创新实施人才蓄引工程,利用在外流动党支部、安居商会、农民工服务站等平台,广发“英雄帖”“招贤令”,回引海龙村籍优秀大学生、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者39名,带动发展餐饮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三是党群互动探索共富路径。村党组织带头、群众参与,探索产业融合、项目带动、股份合作等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采取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产业发展得现金、就业务工得薪金、旅游创业得真金的“五金”模式助农增收,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280余万元。

一张守护网,温暖万家灯火。海龙村擦亮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品牌,以党建为核心,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一是“五治融合”激活党建“全盘棋”。构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治理体系,探索党建进点、居民进群、服务进户、活动进院的聚居点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二是“乡约银行”系牢党群“同心结”。以弘扬“孝老爱亲、与人为善、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崇尚美好”为主线,聚焦群众“孝、善、俭、勤、美、信、安”七方面表现,设置26项加分指标,24项扣分指标,推动形成学优、赶优、超优氛围。三是“海龙大讲堂”提升治理“硬实力”。将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纳入“海龙大讲堂”,宣讲海龙村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形成人人向上的浓厚氛围。2021年,海龙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供稿单位/中共遂宁市安居区委组织部)(责编/王瑾)

编辑:母婧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