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农村
广元:党建引领聚合力 强村富民路更宽
2022-06-27 17:52来源:四川党建网
——广元市以机制创新抱团发展托起“强村梦”

春日里,地处广元市的白龙湖,波光粼粼,水光潋滟。湖畔的青川县沙州镇寺沟村的茶山已进入春茶采摘的忙碌时节,茶叶加工厂里,一台台崭新的制茶机高速运转,制茶师傅有条不紊地进行筛选新叶。

受益于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寺沟村去年新建了茶叶加工厂,购置设备开展茶叶加工,“新建成的茶叶加工厂让寺沟村从过去的卖‘鲜叶’到现在的卖茶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治平介绍,今年仅仅茶叶加工就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近年来,广元市坚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创新机制、培育人才、强化激励上下功夫,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益6014.2万元,连续五年保持10%增速。

从“单干”到“抱团” 集体经济发展更有方向感

“今年通过‘强村公司’的指导运作,我们村集体经济总收益预计能达到12万。”看着集体经济产业园里“剑柑”嫩芽新吐、长势良好,剑阁县东宝镇双西村党组织书记、主任王勇喜笑颜开。

“以前东宝镇6个村都是各搞各的,跟风发展、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非常突出,这些年下来,村上越搞越穷,干部群众越来越没信心。”谈及以前各村单打独斗的经历,东宝镇党委书记刘飞感慨万千道。

去年6月,东宝镇推行“全镇统筹、跨村联营”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强村公司——东宝镇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公司,根据全镇各村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实际,通盘制定全镇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刘飞介绍,通过资产租赁、入股分红、服务创收等方式,东宝镇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公司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800余万元,建成生猪养殖场7个、“剑柑”产业园1060亩。

为破解集体经济发展“小、散、弱”问题,广元市探索推行“县规划、乡统筹、村落实”集体经济发展推进机制,指导剑阁县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攻坚指挥部,统筹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共享、人才培育、培训交流等全方位服务;在东宝镇等12个乡镇试点成立“强村公司”,整合优化镇域资产、资源、人才、资金,汇聚发展合力,实现抱团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强村公司”等49个,“县委主导、乡镇统筹、村村联营”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实施百村示范行动 结对帮带集体经济薄弱村

“几年前,我们这地方穷乡僻壤,既没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也缺乏技能人才,几年前谁也想不出来能够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也没有哪个老板愿意来投资搞产业。”梅树村支部书记、主任马在坤感慨万千,“多亏了穿心村的帮助,让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村民收入也不断提高。”

“我们依托中省财政扶持村——穿心村与产业基础相同的梅树村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带活动,通过选派技术‘特派员’、配送优质鸡苗、统一销售的方式,建成全链条闭环销售体系,实现互联互补、互促共赢、携手发展。”卫子镇党委书记陈建介绍道。截至目前,梅树村绿壳蛋鸡养殖规模达到1.5万余羽,年产绿壳鸡蛋40万余枚,村集体经济收入由4万元增至8.8万元,卫子镇绿壳蛋鸡产业已成为广元市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针对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广元市启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行动,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每年从中央、省级财政扶持村中,遴选确定一批集体经济“精品村”“骨干项目”,与集体经济薄弱村建立帮带“对子”,以先进带动后进,通过邀请结对“强村”传授“致富经”、找准“增收策”,帮助“建产业”,让强村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在弱村“完美嫁接”,切实增强“薄弱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频共振、均衡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75个结对帮带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已全部实现华丽“蝶变”。

设立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 让干部更有干劲

“按照集体经济组织自治章程,今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了40多万元,我们准备提取3万元,用于村干部创收奖励,大家有没有意见?”3月23日,在昭化区射箭镇五房村分红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开军抛出问题。五房村依托川东北最大药品博览基地——五房药博园,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业,累计种植各类中药材3000余亩,建成标准化剑门关土鸡园、香菇产业园,2021年实现人均纯收入2.2万元。

“按照当初成员大会讨论的,集体经济收益超过10万元,可以提取8%用于干部创收奖励。按照支委会确定‘4222’分配模式,我可以拿到6000元奖励资金。”五房村副主任王大会说到。

“这是我们村集体当初讨论决定的,我认为这也是应该的,村里的集体经济主要是这些干部在操持,都没有时间顾家里的事情,辛苦得很,给点奖励是理所应当的,大家都很支持。”五房村三组村民胡映光说。

为激发经营管理人员积极性,广元市推行“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薪酬激励制度,实行经营管理绩效与集体经济发展收益挂钩,对领办集体经济发展效果好的村,可按照章程提取不高于10%的收益用于村干部奖励。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95个村,累计提取奖励资金350余万元。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激发,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和组织统筹作用,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揽,抓实强组织、育人才、优机制等重点任务,总结推广中央、省财政扶持村项目建设试点经验,探索形成秦巴山区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成一批集体经济强村示范点。”采访中,广元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编辑:易贝羽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