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让童心不再“留守”
2022-05-07 16:20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我想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在满是爱意环境中长大的吕歆妍热心公益事业,为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文/本刊记者 周盼

“我的父亲其实是我养父,我很小就知道这件事了。”1989年秋天,出生不久的吕歆妍被亲生父母遗弃在福利院,后被吕世学一家收养。“虽不是爸爸的亲生女儿,但家人对我很好,邻居也非常照顾我,我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吕歆妍说,正因如此,“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让爱延续”成为她从小就立下的心愿。

百年老宅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百年老宅变成“童伴之家”

在中江县通济镇,吕家大院远近闻名,不仅仅因为它有着250多年的历史,是中江县文物保护建筑,更因为它门上挂的那块“童伴之家”的牌子。在当地留守儿童和他们家人的心中,吕家大院是孩子们在家和学校之外的另一个“乐园”。

“这宅子曾是吕家的祠堂,加上院子占地有2000多平方米,之前分属于几家人。”吕歆妍介绍,后来老宅里渐渐只剩下她的养父和一位老人留守,只有自己放假回家才会热闹些。“知道我回来了,村里老人们会专程把孩子送来请我帮忙辅导功课。”吕歆妍说,最初她有些不解,后来才从父亲口中得知,村里很多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学校老师也不多,一些课业上的问题经常得不到及时解答。“当时我就想,实现心愿的机会来了。”为了回报家乡父老多年来对自己的帮助,2012年,吕歆妍从深圳辞职回到通济镇。

把空置的房间改造成教室,在院里建起游戏设施……征得父亲的同意后,吕歆妍自掏腰包将家里的百年老宅变成“童伴之家”,并创立了关心、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爱+1”公益社团。“这是我做的第一件事。”吕歆妍笑着说,那时的社团包含吕歆妍在内,就只有两个志愿者,她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没人帮忙宣传,就自己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通知;没钱购买教学设备,就四处去找学校不要的课桌椅和黑板……慢慢地,吕歆妍一个人把周末辅导班办了起来,过上了工作日在城里上班,周末回村里上课的忙碌生活。为了让孩子们不被贴上“留守”的标签,吕歆妍还将老宅门牌改成了“快乐学生之家”。

“我与这些孩子的家长也保持着微信沟通,尽量让他们每周能有一次视频通话的机会。”吕歆妍表示,她给孩子们的家长组建了微信群,让他们能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此外,为了让孩子们能学到更多,2014年起吕歆妍陆续与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社团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加入自己的“留守儿童陪伴计划”,每年寒暑假就组织这些志愿者来中江,给孩子们拓展知识、疏导情绪。渐渐地,吕歆妍发现孩子们越来越自信、开朗了。

在吕歆妍及其社团志愿者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如今“爱+1”注册志愿者已达到400余人,10年时间里,他们一共去到中江的15个乡镇,帮助留守儿童3万多人次,资助贫困学生300余名。

畅通致富路,让父母回到孩子身边

“这些孩子就是曾经的我,我很清楚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吕歆妍说,自己也曾是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小时候时常盼望着外出务工的父亲能早点回家。“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讲是无法替代的。”在吕歆妍看来,要想让村里的年轻人重新回来,让孩子们的父母不再远行,唯有增收致富这一条路可走。

通济镇桂花湾村以种植枇杷为主导产业,但由于销售渠道不畅,枇杷的收益不佳,村里的年轻人只能外出务工贴补家用。但年轻人一走,家里没了劳动力,即便枇杷收成可观,也无法及时采摘、搬运,只能大量挂在枝头上,烂在泥里,如此循环往复。

回乡后的吕歆妍对这一状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民富不起来,留守儿童的问题就会一直存在,要从根上解决。”吕歆妍与社团志愿者们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拓宽枇杷的销路。“我和我的社团伙伴们计划利用自己手里的人脉资源在村里举办‘中江桂花湾枇杷节’,吸引人气、造势。”吕歆妍说,一开始这个计划开展得并不顺利,“老百姓不懂,我们只能一次次上门劝说。”

尽管吃了很多闭门羹、受了不少委屈,但吕歆妍和她的志愿者伙伴们再难也咬牙坚持,最终首届“桂花湾村枇杷节”成功举办,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当地政府的广泛宣传以及志愿者和村民的“推广”下,不少厂商和游客纷纷前来购买水果、旅游观光,更有企业受到吕歆妍及其志愿者团队的感染,主动加入“爱+1”,为吕歆妍的“童伴之家”捐款捐物、修缮场地、购买书籍等等,让“童伴之家”的基础设施与学习环境越来越好。

这对吕歆妍来说,仅仅是跨出了第一步。邀请农业专家帮助提高枇杷产量,向政府申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果树种植和生态农业观光……吕歆妍与她的志愿者成员各尽其力,一步步朝着计划目标前行。如今,桂花湾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了,老人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

“‘爱+1’公益社团就是希望有一个又一个人加入这个有爱的团体。”回首“爱+1”公益社团走过的这些日子,吕歆妍说受过质疑、受过挫折,但她从未退缩,因为在爱里成长的自己想要将无私的爱延续下去。未来,吕歆妍的爱心事业还有很多很多,她将在公益之路上一直走下去。(受访者供图)(责编/陈贤凤)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