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从细微处着手,以改革促落实
2022-04-24 10:4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微改革 新动能——四川着力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质增效

时代画卷,在奋楫前行中展开;精彩华章,在赓续奋斗中书写。

草木萌动,春意勃发,为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本刊即日起开设“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专栏,用手中的笔记录四川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历史性变革,以小故事反映大变化,生动呈现新时代治蜀兴川取得的显著成就,生动展现巴蜀儿女的幸福感获得感。

本期,我们聚焦首轮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呈现各地从“细微处”入手,以“小切口”破题,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努力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用实干描绘的最美风景。

春到此时方正好,踔厉奋发正当时。用好“微改革”关键“一招”,四川各地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城乡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找结合、求突破,以精准施策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基层见效、让群众有感,持续将党的建设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为推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汇聚力量。

泸县道林沟茶园绿意盎然,目前已实现与重庆古佛山连片发展 供图/泸县组
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秦巴金梨生态农业园区 供图/利州组
绵阳市三台县龙树镇梓江村“花经济”带动乡村旅游业 供图/三台组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北新社区开展亲子活动 供图/青白江组

文/本刊记者 舒小铃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

为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要抓好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化差异化探索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破解改革难题,我省于2021年4月在全省开展“微改革”试点工作。

开展“微改革”有何深层次意义?如何实施“微改革”?这些“微改革”在四川产生怎样的能量?本刊邀请相关专家和试点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探索答案。

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走深做实、提质增效

本刊记者: 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党的建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此次我省试点的“微改革”工作对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何深层次意义?

四川省委党校教授裴泽庆:在党的制度建设改革方面,四川省近年来从党的组织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以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发力,修订、出台了一批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需要的制度,有力解决了以往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碎片化及整体性不够等问题,让全省党的建设各项制度更加全面、系统,更好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不过,一项新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的落地落实,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走形变样或不适应现实发展等问题。比如,基层治理队伍“多头并存、职能单一、重复浪费”问题如何破解?企业高端人才引进瓶颈如何打破?……这些都需要持续推进一系列改革,才能使制度发挥出最大效用。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难题,四川省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等重点工作,在全省开展“微改革”试点,从小切口上破难题、补短板,形成一批基层有感、终端见效的经验和成果,有效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走深做实、提质增效。

四川大学教授张洪松: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围绕中心工作,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开展试点,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基层单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一批真正契合基层实际、解决基层问题的制度成果。

同时,这些改革试点虽然在基层,但在实施时要看到它和其他制度环节、制度要素之间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并基于这种关联性来设计和推进试点。否则,即使一时形成了某种制度创新成果,也难以在面上得到推广。各试点单位要注意坚持系统理念,让“微改革”也能发挥大作用。

找准问题  破难点疏堵点

本刊记者:有别于其他自上而下的大改革,四川“微改革”从一开始就是自下而上推动的,各地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中心工作找结合、求突破?

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赖俊:近年来,党中央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乐山市抓住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村“两委”换届有利契机,推动全市1107个行政村全覆盖实现“一肩挑”。然而,随着“一肩挑”的全面推行,势必造成村级权力的相对集中,如果说配套的监管制度跟不上,极有可能演变成“一言堂”,甚至还有可能会滋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为此,我们提前研判、积极探索,按照全省党的建设制度“微改革”试点部署,在条件较为成熟的主城区试点推行“一肩挑”村干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从组织运行规范化、重大决策透明化、管理服务亲民化、村级治理信息化等方面破题,推动“微决策”上网、“微事项”公开、“微诉求”化解,逐步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激发基层活力、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效途径。

德阳市城乡基层治理促进中心副主任刘洪:德阳市坚持以党建制度“微改革”为牵引,部署实施“十大微改革”工程,采取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路径,抓强党建、创新治理、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制度改革破题见效。比如,在实施“十大微改革”智慧社区建设工程中,我们在旌阳区秦宓社区等选点示范、大胆创新,以数字社区“一张网”为突破,运用信息技术一网整合网格党组织620个、楼栋党小组2092个,引领带动专职网格长、志愿网格员、职能部门等力量1127名,线上线下提供党建工作、政务办事、平安建设等综合服务192项,跑出了改革赋能、服务为民的“加速度”。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秦宓社区的探索实践,辐射带动德阳129个社区插上智慧“翅膀”,实现基层党建更加聚力、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便民服务暖心高效。

让群众收获到改革红利

本刊记者: “微改革”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化、差异化探索。开展一年多来,各地工作具体成效如何?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有何体会?

青白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华:针对基层治理队伍“多头并存、职能单一、资源浪费”问题,在“微改革”试点中,青白江区创新“五建五促”工作模式,推进“一支队伍抓治理”改革,聚焦区、镇、村、小区(院落)四个层级,以网格为单元,以智慧治理平台为载体,推动基层治理力量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考核,逐步形成党建引领下的“一支队伍抓治理,一个网格管全部”的“一网统管”基层治理格局。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人”的整合为牵引,有效串联基层治理全周期全要素,推动人财物权持续向基层下沉,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部署的有益探索,是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以乘数效应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的必然要求,有效回答了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之问。

宣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崔仕春:我们的试点任务是健全乡村振兴“抓乡促村”工作机制,县委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建立县级领导联乡、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一般干部联户制度,推行联系服务群众“三个一”和党建工作 “季度汇报”工作机制,坚定不移抓实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中攻坚行动。一年多的“抓乡促村”“微改革”试点工作中,我们注重完善机制、顺应民心、统筹联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组织运行更加规范、干事氛围更加浓厚、干群联系更加紧密,夯实了乡村振兴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抓乡促村”工作机制需要不断深化。我们也意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基层干部水平不高、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较慢等问题。今后,我们将在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快后备力量培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继续发力,使“微改革”激活基层力量,真正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责编/周盼)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