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川渝共耕农业“实验田”
2022-03-09 10:3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许幼飞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谢永红最近很忙。“我正在和四川对接‘早熟九叶青花椒’种植事宜。”在谢永红眼中,重庆有着优质的花椒品种,而四川拥有多个调味品加工基地,对原材料特别是花椒的需求量较大,双方合作可以突出各自的优势。

在强强联合的背后,是“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使命。“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赋予川渝两地的重要使命,亦为两地破除行政藩篱、深化“三农”领域合作带来契机。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项目建设现场

打破界限 强化区域协作

去年以来,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热闹非凡。2021年11月初,普陀村党总支书记唐强与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再次来到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建设现场,讨论园区下一步建设计划。

建设合作园区,是川渝两地探索农业合作的新模式。接下来,两地将推动园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带,最终实现全域覆盖。

“从产业发展上看,川渝接壤处的各个农业园区均已初具规模;从投入成本来看,打造合作园区强于‘另起炉灶’。”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称。2020年下半年,经过产业链条完善程度、基地规模等十多个指标评比后,3个跨省农业合作园区脱颖而出。

由重庆市荣昌区和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共同打造的“双昌”合作园,正是其中之一。两地将按照“突出区位优势、扎实产业基础、集聚创新资源”的要求,围绕生猪、粮油产业深入合作,分区布局。

地处荣昌与隆昌交界处的普陀村,是“双昌”合作园的先行区。“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唐强称,“但遇到问题,都是两边共同商量解决。”唐强一行人步行至园区内的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示范猪场建设现场,只见数台挖掘机正在施工。

“猪场于去年9月上旬动工,预计今年3月投产,建成后将成为现代化智能养猪场。”唐强说。

依托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猪场采用智能喂养系统、粪污种养循环利用系统等先进技术,建成后将充分发挥“荣昌猪”“内江猪”独特品种资源优势,促进优良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

荣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称,园区规划总投资23.74亿元,通过同步推进道路交通、高标准农田、智慧稻渔基地、智慧示范猪场等30余项建设任务,为川南渝西乡村振兴作出引领示范。

成立联盟 共享科技资源 

2020年11月3日,四川成都望江宾馆。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104家单位汇聚于此,共同见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诞生。

成渝地区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保供基地,虽然“家底”深厚,但也面临如何“变现升值”的问题。作为川渝两地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主力军,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决定联手做一道“1+1>2”的题——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在成渝地区搭建起了一个整合科技资源、发挥各方优势、聚力科技攻关的公共平台,初步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现价值链’打下了坚实基础。”时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秋鸿称。

联盟成立以来,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筹备组建立了由两院院士、成渝两地农业领域知名专家及相关部门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以及涉及优质粮油、经济作物、资源环境等7个领域的专业委员会。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联盟发挥所长,参与顶层设计,开展协同攻关,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构建学科体系群。实施“三农”人才培养工程。协办“藏粮于技”院士讲堂,邀请种业各领域院士专家、行业领袖,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推动科研院所同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联合培养人才。

“联盟正在逐渐壮大。我相信,未来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吴秋鸿十分坚定。

同心协力 加速成果转化

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的试验田里,村民已将最后一批油菜幼苗移栽。大家选用的这批幼苗,正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油菜科研团队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庆油8号”。

油菜作为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1亿亩。经过十多年的攻坚克难,“庆油8号”含油量达到51.54%,是目前全国的最高水平。“形象地说,就是‘两碗菜籽一碗油’。”团队首席专家黄桃翠说,“每种一亩‘庆油8号’,收益就会比种其他品种多300元。”

“庆油8号”的成功研发,惠及的不仅仅是重庆地区。为促进优质高油油菜品种在成渝地区推广应用,2021年6月19日,由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办的“‘庆油8号’现场榨油观摩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举行。会上,专家组对四川雅安采用稻油轮作模式生产出的“庆油8号”油菜籽进行了出油率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庆油8号”双低优质、含油量高、商品性好(油色清澈透亮)、出油率高,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提高油菜产业经济效益。

共推优良品种落地,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四川省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引进了淹水直播技术和耐淹水稻新品种,在夹江、资中、射洪等15个区(市、县)示范推广。江津酒企江小白在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的助力下,“牵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在江记农庄种植“金糯粱1号”面积近5000亩。

如今,乘着政策的东风,一曲曲农业合作交响曲,正在川渝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奏响。(责编/范吴瑕)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