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俄达门巴村党支部:让“空壳村”变“小康村”
2022-01-25 17:1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全国“两优一先”先进典型

文/谭雪峰

3550米,这是俄达门巴村的海拔高度,也是俄达门巴村175户830名村民过去发展的“痛点”。康定市俄达门巴村地处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垭口,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靠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高寒气候、资源匮乏、人才紧缺,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俄达门巴村党支部创新“村企联姻”,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的发展方式,带领全村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村民变市民”的脱贫奔康新路子。2021年俄达门巴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9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2000元。

牦牛养殖是俄达门巴村集体产业之一,图为村民挤牦牛奶。图/方恒


支部引领,蓄好“源头活水”

“以前,村干部普遍都是小学学历,后备干部更是寥寥无几。如今,村干部队伍更加年轻化,能力也更强,个个都能说会道,思路宽了、点子多了,全村上下的干劲更足了,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俄达门巴村党支部书记降秋杜吉介绍道。

在脱贫攻坚伊始,俄达门巴村就高度重视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党建先锋工程和村后备干部培养计划,不断从优秀农民工、农村致富能手、优秀大学生等群体中吸纳优秀人员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中。

“先将村干部队伍建强,才能带领全村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俄达门巴村驻村第一书记罗红忠认识深刻。村党支部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村党支部书记联系支委、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工作机制,并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方式,全面加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牢牢抓住了基层党建中党员队伍这个“牛鼻子”,培育起了一批专业过硬、服务热心的“田秀才”“土专家”。

3年时间,俄达门巴村党支部先后培养致富能手型党员8名、村后备干部12名,选拔7名能人型、示范型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在村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队伍的带动下,俄达门巴村于2016年成功脱贫。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村企联合,牧民踏上致富路

“以前我们的村子落后,我家更是最穷的一户。因为党的好政策,我家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生活,真心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我们的驻村干部!”从“最穷牧民”到“富裕‘股民’”,这出“变形记”让75岁的日泽乐开了花。

过去,日泽全家靠放牧维持生计,有一年冬天下大雪,10多头牦牛冻死在暴风雪中,日泽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没了。“当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助他减少损失。”驻村工作队队员陈加良说,2015年引进企业在村子里打造“木雅圣地”景区项目,村集体将闲置土地、草场等自然资源入股景区项目,实行景区8∶2收益分红和保底收益分红,日泽一家7口人也因此从单纯的牧民变成了“股民”,一年分红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现在小女儿泽仁卓呷参加了村里统一组织的技能培训后也在木雅景区实现了就业,年工资收入超过3万元。大女儿尼玛卓玛在政府的帮助下,在318国道旁边经营起了一家餐馆,每年旅游旺季,客人络绎不绝。日泽家的变化仅仅是俄达门巴村全面奔康致富路上的一个缩影,像日泽一样走上致富路的牧民还有很多。

2021年景区接待游客量超过15万人。截至目前,景区给全村牧民带来收入已经超过1300万元。俄达门巴村把区位优势转变成为全村的发展优势,真正让群众实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彻底解决了群众收入来源单一问题。

因地制宜,增收方式更多元

“从门前的河里取水,再为来往的车辆加满水,再卖点自己家的特产,工作不累而且每天收入稳定,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我肯定还在为生计而发愁呢!”正在忙着给货车加水的脱贫户拉措感慨道。拉措的丈夫早亡,她采挖虫草、四处打零工,一个人扛起了维持家庭生活和供养两个小女儿读书的重担。

守在318国道边,为往来车辆加水一直是俄达门巴村的一项“传统生意”。2017年,该村将公路沿线14个破旧的加水点打造成集加水、小卖部和民居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一个服务站每年可以带来七八万元的收益。拉措正是这些服务站的受益者之一。

如何把村内各种资源利用好,让现有的特色产业转化成村民的“钱袋子”呢?村党支部又将眼光瞄向了牧民定居房上。通过积极对接企业和反复说服村民,最终,49套闲置牧民定居房,以每户5万元的价格统一打包租借给景区,整体打造生态度假农庄,既解决了牧民定居房还贷问题,又促进了房屋的流转和资产升值,实现了“不动产”变股份、变资本、变效益。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依托企业带动发展特色畜牧业,村党支部主动引进龙头企业定期收购群众农牧产品,每户年增收1.1万元。

俄达门巴村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牧业产业和路沿经济产业,成功迈上乡村振兴的新台阶,创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村党支部也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牧民群众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群众对于乡村振兴的愿望更加强烈,铁心跟党走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作者单位/中共康定市委组织部)(责编/陈文娟)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