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理论飞跃的内涵与启示
2022-01-24 15:0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文/蒋玲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这一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行动自觉提供了重要指引。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一切理论学说体系都有自己的“源”和“流”,“源”是科学理论高度抽象,由繁到简,大体稳定;派生的“流”则往往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源”与“流”的关系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理论飞跃的深刻内涵,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有机统一的“理论谱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源”,各国的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根据本国实践中所面临的任务和问题,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国情特点,从不同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这种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流”。“源”“流”同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有机统一的“理论谱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有三处“飞跃”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公报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渊源,它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主题,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扎根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与伟大实践,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造性升华。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源”是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其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及其内容来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源”是多样性的,马克思主义是主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从重视人的主体性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念相通。从价值旨趣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内容内在相通。从社会发展理想上看,中国古人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之“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与马克思主义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本质相融。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指导性价值,但马克思主义只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丰厚的文化土壤,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而中华传统文化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用“活的马克思主义”去激活、去映照传统,才能实现自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必要性。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成果,并将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指导思想。正是在其指导下,我们战胜了各种困难与风险挑战,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伟大成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它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继承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有机融合,融会贯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是新时代坚守真理、传承文明的思想结晶与行动指南。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境界。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从理论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从实践层面上看,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初心使命,紧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国得到了无比充分的证明。

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融通创新。要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增强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和心理认同,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坚持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责编/刘艳梅)

编辑:母婧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